第(1/3)頁 B-4型M1931式203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17.5公里,炮組成員15人。 該炮架重11噸,總重量達15.8噸,采用重型履帶式拖拉機底盤,可以為火炮提供有限的機動能力, 開起炮來那可是地動山搖,其火力威猛,攻擊力之強簡直讓人目瞪口呆,驚栗不已。 1944年6月10日的列寧格勒戰線上,由維德門德科少校指揮的2個B-4榴彈炮連摧毀了用鋼筋混凝土加固的地下碉堡,其中1發炮彈打穿地下三層樓板后才爆炸,以至于德軍士兵驚恐地將B-4榴彈炮稱為“斯大林之錘”,和“炮中重寶”等綽號。 通常在一個B-4重炮連周圍部署的護衛力量,有一個76毫米炮兵營,一個配備有10挺重機槍、8挺輕機槍和5輛坦克的加強步兵營。 直到1949年新一代420mm口徑2B1自行迫榴炮面世之后,才將它取代掉。 而劉飛洋就是擁有三架B-4型M1931式203毫米榴彈炮, 這可是系統剛才獎勵給他的。 對于自己能夠及時獲得這么一款射速快,而且在炮擊的時候,能夠在同一時間內落下很多炮彈,而且火力攻擊的密度大,對于敵軍的毀傷能力高。 “嘿嘿嘿嘿!” “這一次我倒是看看那些鬼子被這么幾門重炮發起突然襲擊之后,會是什么樣的表情的!” “應該會是很精彩的!” 劉飛洋越是接近自己讓金寶他們部署的最后一道炮兵陣地防線的時候,他的內心越是喜悅的喃喃自語著。 而跟隨在他身后的那些東北軍炮兵,卻是心情十分的沉重。 因為他們感覺這一次他們要戰敗了, 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在什么時候戰死沙場來著。 也許下一刻,就被日軍的炮火覆蓋給炸死,也說不定來著。 就算沒有死在日軍的炮火攻擊之下, 也許就死戰日軍大規模的步坦協調的總攻之下了。 特別是當他們看到101聯隊的步坦協調的步兵部隊,正在蠢蠢欲動之際, 以及劉飛洋所屬的第八師的師部的精銳部隊,也是正在受到日軍的炮火攻擊,傷亡一大片的時候, 這些跟隨著劉飛洋后撤的東北軍殘兵們,就更加心情忐忑不安起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