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見那女子進來之后,笑道:“聊什么呢,聊的這么開心。” 葉千秋還是第一次在相邦府見到女眷。 “這位是?” 葉千秋有些疑惑的看著呂不韋。 呂不韋笑道:“這是我的至交,紅顏知己,琴清姑娘。” “琴清?” 葉千秋道。 呂不韋笑道:“太玄先生也聽過琴姑娘的大名?” 葉千秋道:“鄒衍大師的入室弟子。” “自然是略有耳聞。” 那邊,琴清朝著葉千秋淺淺一笑。 葉千秋和琴清點頭示意。 琴清道:“原來先生便是將道家天人二宗給重歸一統(tǒng)的道家掌門人太玄子。” “聞名不如一見。” “太玄先生之風姿,著實令人側(cè)目。” “先生所著《道經(jīng)》十二篇,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道家的名篇,琴清拜讀之后,深感先生胸懷之寬廣,志向之遠大。” 葉千秋淡淡一笑,道:“琴姑娘不愧是鄒衍大師的高足。” 呂不韋朝著琴清問道:“清兒,你怎么來了?” 琴清朝著呂不韋道:“我聽聞太玄先生到了府上,便想著來給你和太玄先生撫琴一曲,助助興。” 呂不韋聞言,笑道:“你有心了。” 說著,呂不韋朝著葉千秋道:“太玄先生,清兒的琴技可是一絕。” “咱們今日有耳福了。” 那邊,只見琴清早已經(jīng)抱琴過來,坐在一旁,開始彈奏起來。 琴音乍起,讓人心神一震。 呂不韋早已陷入了琴清的韻律之中。 葉千秋卻始終是淡淡笑著,臉上只有平靜。 音律之道,博大精深。 有很多人都會將武功融合到音律之道中。 葉千秋也是此中高手。 琴清的琴彈的的確不錯。 若是單純抱著欣賞的心思去聽,的確是令人回味。 但是,葉千秋可不認為這琴清很單純的只是來彈個琴,助個興。 從這琴清的琴曲之中,他聽出了一抹似曾相識的味道。 似乎在某一瞬間,這琴清身上的氣質(zhì)和東君的氣質(zhì)十分相像。 不過,東君那小丫頭,比起琴清來,要稚嫩的太多。 葉千秋心中猜測著,或許這琴清就是上一任東君。 不過,又覺得不太可能。 如果上一任東君尚在,東皇太一為什么會讓新人繼承東君的封號呢? 葉千秋將這事掩藏在心底,并沒有顯露出半點其他神色。 一曲奏完,琴清主動離去。 葉千秋和呂不韋繼續(xù)把酒言歡。 …… 幾日之后。 葉千秋來到章臺宮中,面見嬴政。 嬴政親政之后,變得忙碌起來。 空閑的時間變得很少。 他剛開始親政,什么事情都想親力親為。 這會兒,抽出一會兒空來見葉千秋。 葉千秋道:“不知王上今日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嬴政笑道:“先生請坐,坐下說。” 葉千秋點了點頭,落座在一旁。 嬴政笑道:“文信侯說要請先生入主文信學宮,主掌文信學宮之事,還提議將文信學宮改名為太玄學宮。” “此事,寡人認為,甚好!” “先生不日便可以到太玄學宮去認個門兒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此事文信侯已經(jīng)與我說過了。” 嬴政道:“那好,咱們說第二件事,前日,祖母太后請寡人到甘泉宮一坐。” “向寡人合盤托出了羅網(wǎng)之事。” “祖母太后手中掌控著的兩柄劍,已經(jīng)到了寡人這里。” “寡人已經(jīng)讓小高子去訓練她們了。” “小高子初掌羅網(wǎng)。” “還需要先生多多指教才是。” “先生若是得空,可以去讓小高子帶先生去看一看他挑選的新劍奴。”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此事好辦,我一會兒便可以去。” 嬴政聞言,笑道:“有先生在,寡人心安啊。” 葉千秋道:“王上還有何事?” 此時,嬴政臉上的笑意漸漸散去,只見嬴政朝著葉千秋嘆息道:“確實還有一事。” “經(jīng)廷尉備細勘審一應在押嫪毐亂黨。” “王城密宮坊兩個內(nèi)侍頭子分別供認了一事,當年嫪毐去勢之日,乃文信侯府上女掌事的馬夫,他是持文信侯的手令入宮,令密宮坊總管親自操持去勢。” “那操持嫪毐去勢的內(nèi)侍供認,只對嫪毐拔須洗面,便交人密車帶走。” “還有,太后身邊的兩名侍女供認,太后身旁的女官奉文信侯之命進入太后宮中做事。” “嫪毐有巨陽之事,也是其有意透露給太后。” “據(jù)查,嫪毐乃是巴蜀琴清族侄,當年文信侯曾受琴清之托,允諾助其族侄入仕。” “后來,嫪毐持琴清烙印寬簡投奔文信侯,成為文信侯門客舍人。” “這些事,都有人證物證,足證嫪毐之禍事,皆由文信侯而起。” “當日,先生所謀略之事,都已經(jīng)一一應驗了。” “眼下,先生以為,罷相時機,是否已經(jīng)到了?” 嬴政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 葉千秋一臉平靜,道:“既然人證物證皆在,罷相之事,自然可以提上日程。” 嬴政道:“那先生以為,罷相之后,該由何人出任相邦!” 葉千秋笑道:“不瞞王上,華陽太后曾經(jīng)兩次邀請我前往甘泉宮做客。” “上次做客之后,華陽太后請我在王上面前舉薦昌平君羋啟為相。” 嬴政一挑眉,道:“哦?” “還有此事?” “先生答應了?” 葉千秋點頭笑道:“對,我答應了。” 嬴政聞言,道:“先生為何要答應?” 葉千秋笑道:“舉薦良相本就是為秦國計。” “文信侯罷相之后,縱觀秦國朝堂上下,可為相者,不多。” “但羋啟絕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當然,如何定奪,還全在王上手中。” 嬴政聞言,微微頷首,道:“此事,寡人會細細思量。” 葉千秋和嬴政又商談了一番,然后方才從章臺宮主殿之中離開。 出了大殿,趙高便跟了上來。 趙高朝著葉千秋行禮,恭敬道:“國師有禮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小高子,走吧,去見一見你新招的劍奴。” 趙高躬身抬手道:“國師這邊請。” …… 趙高如今是少府,深得嬴政信任。 走在半路上,葉千秋和趙高閑聊道:“小高子,你幾歲進的宮啊?” 趙高回道:“國師,小的六歲便進宮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那你進宮也有些年頭了。” “那家里還有人嗎?” 趙高搖了搖頭,道:“早些年,就和家里人失散了。” “天下七國戰(zhàn)亂不休,他們或許早已經(jīng)死在了戰(zhàn)火之中吧。”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道:“別灰心,你掌管了羅網(wǎng),以后有機會,可以讓羅網(wǎng)的這些個劍奴順便替你去找一找家人嘛。” “也許,他們還活著呢。” 趙高聞言,道:“多謝國師提點,小的記住了。” 葉千秋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么。 趙高接掌了羅網(wǎng),葉千秋手中的斷水劍、黑白玄翦、亂神都已經(jīng)給了趙高。 讓趙高去尋找合適的劍奴。 這天下間,戰(zhàn)亂不休,有太多的孤兒。 趙高要找到合適的劍奴,并不是一件難事。 無非就是廣撒網(wǎng),多捕魚。 很快,葉千秋就跟著趙高來到了訓練羅網(wǎng)殺手的地方。 這是王城之中的一座偏殿。 此時,殿中有不少人都在其中訓練著。 有的在扎馬步,有的在對打。 還有的被人拋進了大水缸之中,練習閉氣。 葉千秋和趙高一直玩里面走。 走了沒多久。 進了一間小屋里。 這屋子里,有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姑娘坐在那里,面上似乎一點懼怕之色都沒有。 她的雙膝上有一把劍。 那是一把外型美麗的長劍,護手的中間為鯢魚,劍尾為蓮花,劍頭鏤空,劍身左右各有三道凹痕。 小姑娘坐在那榻上,看到葉千秋和趙高走了進來,也無動于衷。 葉千秋看著那小姑娘,朝著趙高問道:“她是?” 趙高笑道:“回國師的話。” “她是驚鯢劍的下一任劍奴。” “驚鯢?” 葉千秋若有所思的看向那小姑娘。 片刻后,朝著那小姑娘走了過去。 葉千秋看著那小姑娘,小姑娘對葉千秋的到來無動于衷。 葉千秋朝著那小姑娘道:“你叫言?” 小姑娘的臉上終于有了一絲變化,她抬起頭來,看向葉千秋,道:“你是誰?” 葉千秋笑了笑,道:“你可以叫我太玄先生。” “太玄先生?” 小姑娘細細咀嚼著這四個字。 這時,葉千秋轉(zhuǎn)過身去,朝著趙高道:“小高子,這個女娃倒是很特殊。” “確實有資格成為驚鯢。” “你的眼光還真不錯。” 趙高聞言,朝著葉千秋恭敬笑道:“多謝國師夸獎。” 葉千秋一邊往外面走去,一邊和趙高說道:“對她好一些,不要用你的那些骯臟手段。” “一把劍能有多鋒利,還要看使用這把劍的人有多鋒利。” “如果羅網(wǎng)終究只能在黑暗中潛行,那羅網(wǎng)終究有一日會被連根拔起。” “你明白我的話嗎?” 趙高看著葉千秋高大的背影,若有所思,隨后朝著葉千秋躬身道:“小的多謝國師指點。”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其他的劍奴,我就不去看了。” “你自己掌握分寸。” 說罷,葉千秋的身形憑空消失在了趙高的眼前。 趙高也見怪不怪。 自從在蘄年宮見到葉千秋以一敵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那些叛軍全部給誅殺之后。 趙高便已經(jīng)深刻的明白。 太玄子的恐怖,絕非是他能夠抵擋的。 在這世上,唯有太玄子才是最讓人恐懼的人。 不,應該說,太玄子已經(jīng)不是人。 他已經(jīng)等同于神一般的存在。 若非是神明,又豈能擁有那般毀天滅地的力量。 在那樣的力量下面,縱使是千軍萬馬,又能如何。 人力之渺小,在神明面前,顯得太過脆弱了。 這時,趙高回過神來,朝著屋中的小姑娘看了一眼,然后計上心頭,突然說道:“掩日,將驚鯢送回農(nóng)家去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