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騎快馬,沿著阿利水北岸,朝著平壤城飛馳。 平壤城,乃是高句麗第24代王巨連(又稱長壽王)正式遷都于此。意欲以平壤為中心,勢力不斷南下,試圖統(tǒng)一朝鮮半島。 奈何,兩百多年以來,高句麗付出了無數(shù)的心血和汗水,犧牲了無數(shù)的勇士,成為了半島三國之中的最強大者。 可最終,因為自己的強大,而四處挑事,就連中原帝國也不放在眼里。 導致了高句麗與中原帝國關(guān)系不睦,甚至多次發(fā)生交鋒。 只不過,由于高句麗據(jù)有遼東之地為天險,易守難攻,使得中原帝國一直恨得牙根發(fā)癢,卻也沒有哪一次,攻過鴨綠水。 而前隋之時,若不是前隋天子好大喜功,又喜歡瞎雞兒亂指揮,高句麗怕也難以支撐。 可不管如何,高句麗業(yè)已經(jīng)成為了大唐周邊地區(qū)之中,反對中原地國的死硬份子的小國表率。 不過而今,隨著大唐軍械的升級換代,隨著大唐水師戰(zhàn)法的改變。 妄圖再像過去那般抵御著大唐進攻的高句麗,終于品嘗到了失敗的苦果。 當大唐精銳之師,在去歲之時跨過鴨綠水,輕而易舉地就將鴨綠水東岸的要塞拿下。 淵凈土及時殺王祭天,終于換來了高句麗的一線喘息之機。 那位喜歡講究大國風范的大唐皇帝陛下,很講禮貌地接受了淵蓋蘇文的請求,先退兵回到了鴨綠水西岸。 而淵蓋蘇文哥倆正在暗暗慶幸,終于以大王之死換到了一段茍且殘喘的時間。 可問題是,接下來所發(fā)生的一切,讓他們淵氏一族絕望地發(fā)現(xiàn)。 莫說是就這小半年不到的茍且殘喘的時間,哪怕是再給高句麗三五年,也根本擋不住如今大唐之兵鋒。 登州水師的戰(zhàn)船,正在飛快地更新?lián)Q代,特別是那些性能優(yōu)秀到令人發(fā)指,火炮威力強大到令人絕望的兩桅、三桅巡洋將軍艦。 不論是春夏,還是秋冬,不論是東南西北風,這些大唐登州水師戰(zhàn)艦都可以肆意地航行在汪洋大海之上。 那優(yōu)秀的破浪性能,甚至不遜色于快舟的船速。 讓半島沿海,再也沒有一片安寧的凈土,讓半島片板不敢入海。 再有就是,原本在那凜冽的寒冬,淵氏也不是沒有在暗中搞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