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是改設為府,例如,遼東行省下設旅順府、南蘇府、倉巖府、遼西府以及遼東府五府。 旅順府下轄旅順縣、卑沙縣、積利縣、石城縣、大行縣、烏骨縣等…… 隨著程三郎的侃侃而言,還有那張懸掛在人前的地圖上,十分明晰地標記了出來。 再有就是,行省機構內部的組織架構,也同樣被掛在了門板上。 例如,裁撤遼東州都督府之后,程三郎將會暫時充任遼東行省總督一職,以便于各種工作的交接。 所謂總督,就是由大唐皇帝陛下親自授命的主掌一省軍政大權的臨時派遣。 程三郎所講述的行省制度,自然不再是一開始他自己閉門造車搞出來的那種。 而是又與大唐天子以及名相馬周等人合計之后,最后炮制出來的大唐版行省制度。 巡撫是主官,但是沒有軍事指揮權,像遼東州因為是在邊境地區,所以會設立提督。 巡撫之下,則是負責民政民生的布政、刑事典獄的按察、負責當地財政收支的支度。 負責當地省學、府學、縣學的學政、以及御史臺直接委派至地方,監察省、府、縣官員貪贓不法瀆職的監察。 而提督自然是由朝廷委派,負責邊境行省抵御外敵,又或者是平定叛亂等。 說實話,程三郎也不知道這種經老丈人以及大唐名相馬周等人一番鼓搗之后的魔改版行省制度,啊不……應該叫唐改版行省制度。 反正不清楚,到底是唐改版行省制度更加的優秀,還是自己認知的行省制度更加的優秀。 但至少,行省制度的出現,極大地削弱了地方上出現軍閥的可能性。 一干文武重臣,全都全神貫注地聽著程三郎在那里侃侃而言,那些簡單而又直觀的組織架構圖。 讓所有人都能夠看懂,看明白,行省組織架構是怎么形成的,誰管理誰,誰又負責誰。 條理分明,連帶一干大唐武勛重臣也是煞有介事地在那里評頭論足。 “不愧是程家老三,這小子腦子就是活,把國家大政,這么往門板上一撂,清清楚楚,看起來也賊順眼。” “是啊是啊,不愧是文武雙全的程家麒麟子,唉,可比我家那幾個孽畜強多了。” “年輕一輩里邊,著實沒有哪家子侄,能跟這小子比肩的。” “可惜了,早年間,跟程知節那老貨沒打過多少交道,不然,之前登州水師頻頻立功,還蕩平倭國之功,必定能有我兒一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