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的騷操作,讓李靖這位大唐名將也甚是蛋疼,偏偏又無可奈何。 畢竟登州水師,強悍在于行動迅速,進退自如,但是缺點就是兵馬不多,而且也難以在戰艦火炮的掩護范圍之外進行大規模的機動作戰。 再加上現如今已致深冬,百濟的幾條主要河流也都已經陸續結冰,大唐登州水師也只能暫時收兵,水師主力退往登州。 而在耽羅州(耽羅島)留下一只偏師警戒巡邏百濟沿海。 ##### 「至于高句麗,先是有高句麗臣工因為高句麗國王高藏膝下有女無子,近支王族,皆沒于戰亂。 故爾,推薦那權臣淵蓋蘇文為國主,為淵蓋蘇文所拒……」 最終,高句麗的國主之位,落到了那高藏的外孫淵安舜身上。而這位本該姓淵的安舜,也順理成章的更姓為高安舜?!? 「臣以為,看似高句麗為保王族之血脈傳續而不得已之舉。 實則為淵氏為謀高句麗的謀逆之舉……」 李世民默默地靜聽著李道宗與那馬周之言,沉吟了良久之后,這才緩緩開口。 「二位愛卿,高句麗自立國以來,常與我中原相爭,戰亂不斷,以致遼地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且高句麗依仗 地利與嚴寒,屢屢挑釁中原,其行之惡,猶勝高昌?!? 聽到了最后那句話,李道宗與馬周都下意識地眼皮一跳。 大唐天子發表了一番康慨激昂的發言,高句麗每每在中原強盛的時候,可能會恭順一兩下。 但是絕大多數時候,就像是一只討厭的吸血蚊子一般惡心。 李世民歷數了那高句麗自打建國以來的各種罪狀,以及高句麗對中原帝國的態度反復無常。 總而言之,高句麗哪怕是投降,也絕對不能留下這個國家。 而應該照比這遼東州一般,在那鴨綠水以東之地,設計都督府,大唐的都督府。 其實也就是軍政一體化的治理方式,類似于后世所形容的軍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