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竟大唐一向以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自居,并以此為榮。 哪怕是打高句麗,也是需要把自己擺在正義使者的角度,先詔告天下,歷數(shù)高句麗罪狀。 要求高句麗主動認罪伏法,高句麗沒有照辦,仍舊各種騷操作不斷。 為了維護大唐天朝上國的臉面,大唐經(jīng)過了慎重地反復研究和討論,在不得以的情況下,用武力教訓對方。 可以說,大唐向外發(fā)動的戰(zhàn)爭,就沒有說是大唐主動惹事,而都是迫不得已發(fā)起的反擊。 只不過,那些屁股大的小國,經(jīng)不起大唐手指頭那么輕輕一掐,不小心滅了國,那也不能怪大唐。 畢竟就像是一個巨人,被討厭的蚊子騷擾多了,伸手指頭一捏,死了就死了,還能咋的? 大唐天子親征,打高句麗這一仗,絕對是天下矚目,畢竟前隋三征高句麗這樣的著名歷史大事件在前,李世民自然也不愿意落人口實。 高句麗國主這么一呃屁,淵蓋蘇文乃是高句麗的大莫離支,需要在國主呃屁,新王未立之前,主持局面。 所以,他們只能等選出新王登基之后,再向大唐請降,程序上相當完美。 作為天朝上國的統(tǒng)治者,禮儀之邦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實在是無法當面拒絕。 最終,使者被送到了他處暫歇,而李世民回到了廳中,與一干文武重臣面面相覷。 一干文武大臣,那幫子武勛重臣全都在翻眼皮,一副愛誰誰的架勢。 作為殺人如麻的大唐名將,你讓他們?nèi)ザ缛耍徽撌嵌缇膺€是剁寸金軟骨,都絕對能夠給你完美達成。 可讓他們在程序正義,又或者是在政治正確方面耍腦子,那只有看那幫子成日鉆在故紙堆中嘰嘰歪歪引經(jīng)據(jù)典地文官的本事。 可問題是,現(xiàn)如今,那幫子文官也甚是頭大,畢竟這事,大伙都很清楚,直接慫恿那幫糙漢子平推過去,這是解決問題最簡單也最痛快的方法。 這個時候,一位腦子很靈活的文官,忍不住小聲地滴咕了句。 「早知道如此,方才就不該讓那高句麗使節(jié)前來面君。」 「現(xiàn)在可如何是好,若是不理會,繼續(xù)征討,總覺得有些……」 「高句麗要降,可問題是他們國主已薨,只能等到他們再立新君。 這么一耽擱下來,嚴冬之下,就算是高句麗反復我大唐亦無可奈何。」 「唉,兩難,兩難哪……」 李世民撫著長須,耳朵里邊,盡是那些臣子們小聲地議論聲,這讓他也甚是頭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