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諸位卿家,以為如何?”不愧是一位仁愛之君,起個詩名還要特地問一問一眾卿家。 “……”一干文武全都有些懵逼,尉遲恭更是扳起手指頭在那數(shù),這特娘的能叫詩名? 那幫子文臣,也被興奮過頭的李世民起的,猶如老太婆的裹腳布般又臭又長的詩賦名給震撼得不輕。 奈何興奮得面孔漲紅的李世民渾然不覺得,他只知道,這首詩作,必然能夠流芳百世。 而這首詩的名字,正好展現(xiàn)了大唐貞觀盛世的風(fēng)貌,既然起名,那就得起得詳盡一點(diǎn)。 如果不是擔(dān)心大家不樂意,李世民覺得自己都想起上七十二個字的詩名,最好再加上備注啥的。 《長安貞觀八年九月初八兩儀殿重陽佳宴賦菊》這都快二十個字了,五言絕句都能湊一首了都。 程處弼內(nèi)心瘋狂吐槽,表面卻露出了一副感激涕淋之色,朝著李叔叔一禮。 “謝陛下賜詩名。” 長孫無忌亦站了出來,朝著李世民恭敬地一禮,滿臉欣然之色。 “陛下圣明,日后無數(shù)文人墨客吟誦此佳作之時,必定能夠憶起大唐貞觀八年,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之盛景。” 這些文臣們,亦紛紛獻(xiàn)上了各有特色的馬屁與吹捧之言。 當(dāng)然更多的是夸獎大唐天子這個詩名起得好,起好妙,起的呱呱叫。 至于程三郎的詩,呵呵……我們能夠沒昧著良心說不好,已經(jīng)是很對得起你們這幫子糙老爺們了。 特別是看到那幫子咧嘴樂得東歪西倒,連聲叫好的武臣,更是讓他們心中不舒服。 今日這重陽佳宴,原本還以為是大唐的文臣們好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華和藝術(shù)的好日子。 結(jié)果,偏偏被一個吃過熊心豹子膽,喝過狼心狗肺湯的傻小子,生生把風(fēng)頭彩頭全搶光。 這特娘的叫什么事……咦?熊心豹子膽,狼心狗肺湯,莫非這些玩意,或許……說不定…… 就在一干文臣陷入深思的當(dāng)口,大殿之外,諸多文臣家中的男丁,都不約同地打了個寒戰(zhàn)。 全長安的狗似乎也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全都夾起了尾巴鉆回狗窩瑟瑟發(fā)抖。 就連郊野之中的孤狼嘯月的聲音,都透著一股末路的凄涼。 還有那在深秋進(jìn)補(bǔ)的熊,正在玩命地挖著洞,今年冬眠的住所,要比往年深上一倍才會覺得安穩(wěn)。 而那些金錢豹們,唯有趴在枝葉掩映間,才能夠在這個冷漠的世間,尋找到一絲絲的溫暖與安全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