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仙道氣運(yùn) 圖窮匕見-《九品仙路》


    第(1/3)頁

    人皇以‘仙靈位業(yè)圖’封天,以人皇金印禪地,鎮(zhèn)壓了天地翻覆與抵抗之力。

    然后,以金鼎煉化‘天地根’,要以金鼎代替‘天地根’,成為支撐這片天地的力量,成為掌控天地的大道。

    金鼎之中,人道氣運(yùn)熊熊燃燒,當(dāng)初奪取的妖界本源之力也已化成柴薪、資糧,被人道之火焚燒,增強(qiáng)人道之力對(duì)‘天地根’的侵蝕、煉化。

    吟!吟!吟!吟!吟……

    眼見著‘天地根’難以支撐,天地又被封禪鎮(zhèn)壓,難以助力。

    便聽到接連五聲龍吟響起,但見五道龍影忽然從‘天地根’中沖出,各呈金、赤、玄、黃、青五色。

    五條光龍一沖出,竟是直接將纏繞、覆蓋在‘天地根’上的金色火網(wǎng)沖破,五龍環(huán)繞‘天地根’游走,與熊熊燃燒的人道金火、侵染的人道金光不斷碰撞、對(duì)抗。

    “這是……”觀禮臺(tái)上,梁昭煌此時(shí)也不由得站起身形來,看向那纏繞在‘天地根’上的五條光龍,“這是第一代‘五行龍木’在‘天地根’中留下的烙印!”

    他一眼就認(rèn)出。

    此界傳說之中,有通天神木開天地,天地成后,神木化成五行龍木分于五方。

    而在梁昭煌看過的一些資料、信息之中,第一代五行龍木都以成仙飛升而去,由它們蘊(yùn)生而出的第一代龍族,也都是成仙飛升,如今修行界中存留下來的五行龍木、龍族血脈等,可以說都是它們的后代。

    若按這些資料、信息所言,第一代飛升成仙的五行龍木,無疑就是此界飛升仙道的開創(chuàng)者。

    第一代五行龍木,本就是從通天神木之中分化而出,它們的本源本就是與‘天地根’相連,烙印融于‘天地根’中,甚至都不用修行,直接就達(dá)到了仙階,它們的突破在于留下仙蛻、飛升成仙這一步。

    在它們之后,此界的龍族、妖族、乃至后面的人族,方才漸漸開發(fā)出各種修行之道,但是到最后一步,都是學(xué)習(xí)這第一代五行龍木,在‘天地根’之中留下烙印,感悟、修行天地本源的力量,最后留下仙蛻、飛升成仙。

    此界仙道之路,自此成形。

    說第一代五行龍木,就是此界仙祖,也毫無問題。

    而隨著第一代五行龍木的仙道烙印,化作五道光龍飛出,仿佛拉開了一個(gè)序幕,各種各樣仙階烙印從‘天地根’中飛出,追隨在五條光龍后面,環(huán)繞著‘天地根’游轉(zhuǎn)、廢物。

    真龍、鯤鵬、龍龜、鳳凰、麒麟、龍木等諸般神獸烙印,這是在第一代五行龍木之后,此界還處于蠻荒時(shí)代,各種神獸蘊(yùn)生而出,同樣追隨在第一代五行龍木之后,走上了留下仙蛻、飛升成仙的道路。

    在這些神獸烙印之后,則是各種天妖烙印,螣蛇、白狼、黑虎、金鷹、青鵬等等,是各種妖族修成妖仙,在‘天地根’中留下仙階烙印,最后又留下仙蛻、飛升而去。

    而在這些妖仙烙印之后,則是各種人族仙階烙印飛出,它們化成各種人影,有的手托丹爐、有的高舉器鼎、有的御劍沖天、有的持刀破地、有的七星列布、有的掌覆幻海、有的身如巨靈、有的罡風(fēng)環(huán)繞、有雙龍纏身、有三山聚頂、有手托陣圖……等等,足有數(shù)百道光影之多。

    若是加上前面那些妖仙烙印、神獸烙印所化光影,足有上千道仙階烙印光影顯化。

    “原來,‘天地根’中竟是有著這般多的仙階烙印!”

    梁昭煌也不禁驚嘆,他在進(jìn)階仙階之前、以及之后,都曾花費(fèi)過大功夫,想要在‘天地根’中尋到人皇、妖皇、魔道之外的仙階烙印,好從中借鑒、感悟仙階修行之道。

    但是,無論是成仙前、還是成仙后,梁昭煌都不曾發(fā)現(xiàn)這些仙階烙印,顯然是都深藏在‘天地根’中,甚至恐怕早已經(jīng)與‘天地根’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乌苏市| 延寿县| 民乐县| 和政县| 南华县| 平阴县| 浑源县| 榆林市| 民和| 蚌埠市| 湘乡市| 天津市| 若尔盖县| 高平市| 长泰县| 黑水县| 久治县| 通辽市| 鄂温| 麻江县| 林甸县| 达孜县| 南开区| 文成县| 河东区| 廊坊市| 南投市| 乡城县| 博兴县| 马鞍山市| 萨嘎县| 天水市| 伊春市| 全椒县| 汶川县| 普安县| 长白| 宣武区| 淳安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