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85章 去向-《玄清衛(wèi)》


    第(2/3)頁

    在地圖跟前站了許久,沈浩并沒有找到靖舊朝境內(nèi)哪里可以靠糧食創(chuàng)造高額利潤的地方。

    如今連仗都沒打了,各地糧庫里的糧食又開始慢慢充裕起來,連酒坊都恢復到以前那樣正常釀造和售賣了,舉國之內(nèi)還有缺糧食的地方嗎?

    自然是沒有了。

    靖舊朝對于糧食在國境內(nèi)的流動基本上是很寬松的,新糧和陳糧都一樣,只要有齊全的手續(xù)就不存在什么地方去不了。當然僅限國朝境內(nèi)。

    而且糧價也一直被靖舊朝壓得很死,不但定了農(nóng)戶的上繳價,還定了糧商的零售價。中間的利潤極低,所以一般小規(guī)模的糧商在靖舊朝是毫無生存空間的。大糧商也只能靠走量來獲取足夠的利潤。

    所以秦家想在國朝內(nèi)做糧食買賣基本沒可能。

    不在國境內(nèi),那就是國境外了。

    國境外目前就沈浩所知對糧食有大需求的就兩個地方。其一就是已經(jīng)被打爛了的蠻族地界,糧食在那邊就是最搶手的東西,可以用來換藥材、晶石、奴隸,絕對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但這門生意需要邊軍配合,不然就跟肉包子打狗沒區(qū)別,所以蠻族地界上的糧食生意大頭都被邊軍拿走,即便是皇商在那邊也只能喝點湯。

    高風險伴隨的就是高利潤,自然有人鋌而走險的想要走私糧食到蠻族去換好東西,然后回來一本萬利。只不過成功者并不多,要么葬在了穿越萬里竹海的路上,要么死在了蠻族的鐵騎下,要么被邊軍逮住砍了腦袋。得逞的人很少,而且基本上干一票成了就不干了,足以富足一輩子。

    另一個需要糧食的地方就是海外。一般來說是海商收糧食,然后裝船出海,然后換海貨回來。同樣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同樣是風險極大,而且這碗飯門檻很高,一般人根本就沒資格端上。

    據(jù)說在寶藏海對面還有一片大陸。而在靖舊朝西面的惡海里生存著另一種族群:海族。

    海商運出去的糧食基本上就是這兩個出路。

    在沈浩看來,海商的路子基本上和秦家是不沾邊的,門檻太高,而且海商本就圈子嚴密排斥外人,秦家想要擠進去還差得太遠。況且海商是名正言順的生意,是給國朝上過稅的,即便是進糧食也完全沒必要去進價格高質(zhì)量差的黑市糧或者來路不清的陳糧吧?完全得不償失。

    那剩下的就只剩一個去處:蠻族地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