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海龍于高臺之上,妙語連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侃侃而談:“自古俠之道,殛有悖天道者。故劍道于人道之上,而從于天道,則心堅,心堅,則不惑,不惑則無所懼……正所謂不役于物之強(qiáng),首先應(yīng)以庖丁解牛之純,無厚入有間,以我之鋒擊敵之罅,既持樞破罅。然后劍之道實應(yīng)重勢,不應(yīng)重劍……故我認(rèn)為劍道之強(qiáng)在乎于應(yīng)之于天道,純之于技巧,強(qiáng)之于勢氣,方可不役于物,臻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潘陽如今也算是劍道中人了,基本理解了孫海龍的意思,舉個簡單的例子: 練過幾年散打,再打幾場黑拳,打壞人就能跟打兒子似的!練過幾年散打就是掌握了技巧,打幾場黑拳就是打出了氣勢,打壞人就代表站在了正義一方,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完了還能打不贏?當(dāng)然孫海龍還是有側(cè)重點的,正義、技巧都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氣勢,一往無前的氣勢! 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不過潘陽對此表示理解,在座的既不是他兒子也不是他徒弟,他憑什么把真本事拿出來?好比在陽界各行各業(yè)都喜歡搞講座,請大佬分享成功經(jīng)驗,大佬真的會把成功經(jīng)驗分享出來嗎?分享出來等著被搞死?無非就是說一些大家都懂的道理—— 然后,聽懂掌聲! 聽的人不管聽懂沒聽懂都趕緊一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樣子熱烈鼓掌! 到這兒潘陽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這論劍大會其實就是給大佬們一個公開裝逼的機(jī)會,當(dāng)然也是給弟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難怪一祖、二圣、三尊、四柱都不參與,他們已經(jīng)站在了金字塔尖兒,不屑于這種層次的裝逼了。雖然申公明沒跟潘陽說一祖、二圣、三尊、四柱具體什么職務(wù),但肯定是在長老之上的,再加上掌門趙真人只是三尊之一,可想而知一祖、二圣都是何等尊崇。那么問題來了,孔真人在哪兒? 孫海龍都已經(jīng)講完了,孔真人都還沒露面,他就不怕他的金大腿被搶走了? 熱烈的掌聲中,一個綠袍弟子跳了出來,先向高臺上的孫海龍躬身一揖: “弟子苦修劍道十載,不得其法,今日聽孫長老一席話,方知劍道之妙! “孫長老傳道之恩,弟子陸仁甲感激不盡! “既有所得,不敢藏私,弟子愿請為眾人演練,也請諸位長老、執(zhí)事指正!” 孫海龍含笑點頭,陸仁甲便轉(zhuǎn)圈拱手:“哪位師兄弟愿與在下共同演練?” 申公明有意打擊下潘陽的心氣兒,就捅咕潘陽:“你不上去和他演練嗎?” 潘陽沒看到孔真人,就搖了搖頭:“再看看?!? 申公明撇了撇嘴:還挺沉得住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