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的中國市場,改革開放不久,大家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上,競爭意識不強,如果是后世,李志新不會把這兩家有相同產品的廠介紹給秦東。 秦東知道這是李志新在給他打廣告,他看了看田正跟于愛國,兩人互相看看,卻都同時端起杯子,不過都沒有說話。 嗯,上海飲料機械廠,汽水瓶也需要回收,瓶子上面的商標也需要刷掉,他們對自己的專利也有需要求的。 “小秦,田工和于工這次都是來參加部里的會議的,還有兩家廠,我把你的單位和電話給了他們,他們會到秦灣與你接觸,”李志新沒有注意到田正和于愛國情緒的變化,猶自興沖沖道,“你們看……怎么樣?” “老田,你的意見呢?”于愛國問道。 他們是聽說了江淮省廬州輕機廠使用了什么專利,瓶子上的商標刷得干干凈凈,這才借著這次會議,央求李志新從中牽線,跟秦東見個面,商標洗不干凈也一直是困擾他們的大問題。 可是,見到秦東,這么年輕的樣子,又讓兩人猶豫起來。 李志新雖說是搞技術的,但到了總工的位子上,他的情商也不差,他馬上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老田,老于,你們不要看小秦同志年輕,這次部里的會議,他可是機械局點名參會的……” 一條龍計劃的三十個項目中,并沒有洗瓶裝置的課題,機械局卻是想樹立一個典型,自主創造革新的典型,試想,一個小青工都能研發出除標裝置,那么這些集合了五大部五十個單位的大廠、大所、大學院,有什么理由不按期完成各自的任務? “哦,是嗎?”田正喝了口水,“小秦同志,能介紹一下你的除標機嗎?” 秦東笑了,他站起來走到窗前,北方人的個子本來就高,此時他就象俯視著二人一樣,“李總工肯定介紹過,我就不多說了,原理都是一樣的,翻來覆去也都是這么些話。” 噢,田正又看看于愛國,沒想到這個小伙子還挺有個性。 可是,既然是部里機械局點名要他來,那就是錯不了了的,他正要繼續深談,“砰砰砰——”,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是不是馬照國回來了?”秦東看他們一眼,走過去開門。 來人卻不是馬照國,而是剛才樓下那位負責報到簽到的老大姐,“小秦,你住這里啊?”不需邀請,她就走了進來,身后跟著剛才的幾個年輕人。 “我們來看看各個省的同志,看看大家還有什么要求嗎?” 老大姐注意到李志新三人,三人忙都站了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