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必伐之-《挾天下》
第(2/3)頁
自唐以后的將近三百年時間里,日本一直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是空前,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可隨著盛唐不再,日本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便有了變化。
中間的過程不去多說。
只說,到了宋代,日本與遼國建交,便斷絕了與中原政權之間的聯系。
按說斷了也就斷了,不來往就是,可偏偏不行。
唐朝之前中國對外貿易的中心在西北內陸,便是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
可唐朝中期之后崛起的阿拉伯帝國中斷了這條商路,急于掙錢的民間商業團體被被迫將目光放到了海洋。
由于這個時代的航海技術還不是那么先進、政權不統一、各地商人壟斷等等原因,近處這幾個鄰居便成為了宋朝海商的主要海外市場。
而宋朝的統治者敏銳地意識到,商業活動帶來的巨大利益可以有效緩解財政困難,故采取鼓勵和支持的態度。
于是,有宋一朝東南沿海地區經商逐利的風氣日盛。
慢慢的,這個時代,凡是有錢人,除了達官貴胄,大部分都是以海洋貿易為主的商人,有的巨商富賈甚至能夠榮登史冊。
由此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這在商人政治地位低下的農業社會絕對是個異數。
這樣龐大的海外經商活動,有的是對高麗做生意,有的是去東南亞享受熱帶風光,但更多的是對日貿易。
頻繁的宋日經濟往來讓不少人長期寓居在日本,甚至加入了日本國籍。
如此,宋朝商人便承擔起中日溝通的交流重擔。
同時一些日本人借助中國商船對宋朝進行訪問。
宋太宗年間,日本東大寺的僧人跟隨宋商來到中國受到了皇帝接見。
宋真宗時期,日本人滕吉木又是跟隨宋商前來朝見。
海商不斷領著日本人前來激發了宋王朝與日本交往的興趣。
于是在公元一零一三年,宋王朝主動派使者攜帶外交文書和禮物赴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铜梁县|
新野县|
苍南县|
逊克县|
大化|
蓝田县|
郸城县|
仪征市|
东至县|
蓬安县|
晋江市|
奉新县|
永靖县|
建阳市|
虎林市|
讷河市|
关岭|
裕民县|
泰兴市|
攀枝花市|
芜湖县|
德阳市|
合江县|
仁寿县|
封丘县|
德江县|
富裕县|
新乐市|
屏南县|
淳化县|
周至县|
东明县|
太白县|
南康市|
无为县|
泗水县|
贵州省|
蒙阴县|
炉霍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