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y幣的應用場景多達五十多項,吃喝玩樂一條龍,已經從單純靠打游戲賺錢,變成主動充值享受特色優惠,資金流水與日俱增。 但相比較支付寶和微信, 望塵莫及! “一旦微信支付分上線,意味著騰訊終于要補上科技金融里至關重要的一環……” “履約信用!” 沈鋒嚴肅道:“如果一年前還有人質疑微信小程序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如今小程序使用的便利性已將這種質疑徹底推翻。” “隨著微信自有生態建立,小程序+公眾號+支付已經形成完美的商業閉環。現階段小馬和老馬的競爭,已經變成消費賬單厚度的pk。” 李南君點點頭,支付分也好,信用分也好,參考維度就那么幾項。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條件也差不多,能從政府拿到的數據,都差不多能拿到。 這個時候就要拼誰家大數據更海量了。 螞蟻金服與微信在金融場景沒有太大差異,前者優勢在于數據底子和技術好,后者雖然坐擁全網第一大用戶池,但弱項是缺乏金融履約數據。 不得不說老馬的遠見卓識,提前五年布局,螞蟻金服已經變成行業老大,就算張小龍牛逼,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趕上的差距。 但賬單厚度會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加而積累起來,一方面支付寶新增用戶見頂,目前只能增加用戶使用頻率和使用場景。 另一方面獨有的淘系電商數據,騰訊也在美團、拼多多以及微信商鋪等電商平臺上得到補充。 打發走李南君,沈鋒陷入沉思,華夏自古就是一個講誠信的國家,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每天反省自己的三件事有兩件關乎誠信:為人辦事有沒有盡力?與朋友相交守不守信用? 但現代商業社會卻變成一個缺乏科學的、人性的、智能的、安全的信用體系? 七年前,馬云給阿里巴巴出了這道難題,至今尚未破解。 之所以叫阿里巴巴,芝麻開門是這個故事中最重要的魔法咒語。既可以打開四十大盜的藏寶山洞,也可以用來關掉藏寶山洞的洞口。 老馬認為阿里對社會的最大公益就是建立起解決網絡交易誠信問題的信用體系,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一直想做的也非金融業務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體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