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便是散熱性的問題了。陰世界走廊,雖然不是真空,但上邊的唯心氣體其實帶不走太多的熱量。 “這么大的飛船,散熱依舊是一個大難題。我們云海之都,其實沒有建造大型飛船的科技實力,只能使用一些土辦法。” “第一是減少熱量的產出。能夠不用的設備,盡可能不用。” 所以龜船中大部分的設施,特別是生產設施,幾乎被免去了。 只剩下一些必須的電力、維生、武器以及引擎設備。這是一艘極簡的飛船。 “第二是,使用冰封巨石,控制熱量。” 冰封巨石能夠自發地吸收外來熱量,一定程度解決了這個困難。 不過很遺憾的是,這塊石頭正在不斷的溶解當中,與當初帶回來的相比較,體積已經縮減了40%的程度。所以這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當然了,臨時用用還是可以的。 就這么一番改造后,簡單粗糙版宇宙飛船,正式完成了! 巨大龜殼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大型飛碟,算上內部的空氣,質量約莫為438萬噸,能夠維持長期生存人數為3000-5000人! 特別是里邊放置了大量的冬眠倉,占據了將近一半的容積,能夠冬眠的人數為80萬人,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內部的循環裝置能夠提供2年以上的生存時間! 單獨一個人類的體積,其實很小,1.5立方米就能夠裝下了。 由于所有的裝置都是事先設計好的,龜殼也是現成的,整個工程加起來很大,實際上并不是太困難。在萬能工廠的產能幫助下,由抽調了將近2萬工人,經過六個月的準備期,基本工作圓滿完成。 最后的一個步驟,就是將這個沉重的龜殼送到天上去! 行星堡壘的外圍空間,便是陰世界走廊。 只要飛的太高,就會掉入陰世界走廊當中,所以沒必要尋找空間裂隙,更何況,人們也尋找不到能夠塞下一個巨大龜殼的空間裂隙。 但光靠人類本身的發射能力,是無法完成這一任務的,438萬噸的質量實在太大,簡直和一座大山沒有差別。 哪怕最大推力的火箭,也差的太遠太遠太遠。 所以還是得依靠陶瓷巨人的力量,才能將這個龜殼,推入太空當中。 就在這一天,陸一鳴積蓄了一整天的能量后,變身為陶瓷巨人,將這個巨大的龜殼,穩穩當當地送入了陰世界走廊中。 至此,巨型飛船的制造計劃,終于告一段落。 從策劃以來的時間,是整整18個月,整個制造周期,只有短短6個月! 而下一項計劃,人類同胞尋找工程,正式……開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