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舞臺背后的幕門再次打開。 方白頂著一身貓毛走出去,直接走向麥克風的位置,一路上全神貫注專心致志,沒有瞅瞅退場路過的呆頭黑鷹選手哪怕一眼。 他聽到臺上的主持人金銘,開始介紹起了自己接下來所要演唱的比賽曲目,還有正前方的三位評委老師,其不約而同露出的好奇和感興趣的笑臉。 但現(xiàn)場觀眾團卻并不是很熱情。 他們原本高漲的氣氛,在上一個選手那兒得到了些許的冷卻,耳朵又連續(xù)經(jīng)歷了幾輪“音樂轟炸”,現(xiàn)在的確是有些疲勞了。 對付感官疲勞的聽眾,那就不能用特別高音和激蕩熱烈的歌曲,因為那樣收到的反饋效果,往往會比較差。 要是表演的音樂人水平不足的話,說不定還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還好,方白早有準備。 主持人在他抵達舞臺正中央圓臺的最后一刻,終于正式說出了這首比賽曲目的名字—— 《化身孤島的鯨》。 芳華十八音樂伴奏團立即彈奏、劃拉樂器,開啟優(yōu)美恬靜的前奏配樂。 燈光師的打光先是倏忽的一暗,接著拉出兩縷夢幻藍,一束集中到歌唱者“大白貓選手”的身上,另一束則扁平化,傾斜在大屏幕前約一米的地面。 方白爪壓麥克風架,用空靈溫和的女音,輕聲開口: “我是只化身孤島的藍鯨 有著最巨大的身影 魚蝦在身側(cè)穿行 也有飛鳥在背上停~ ……”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起藍鯨與海洋的動畫。無盡的藍色水流與海洋生物,一一經(jīng)過龐大的鯨魚,它們都被海洋溫柔以待。 三位評委老師紛紛流露出驚訝的神色。 他們并不是向現(xiàn)場觀眾團的朋友們一樣,驚嘆于眼前這場景與聲感的完美融合,而是更驚嘆于另外一件事: 大白貓選手的聲線,跟唱上一首《錦中客》時,完全不一樣了。 前者慵懶又有些調(diào)皮,后者則純粹是走得空靈絕美風,差別過大,簡直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女性歌手。 “……我路過太多太美的奇景 如同伊甸般的仙境 而大海太平太靜 多少故事無人傾聽 ……” 龐大的海洋并不只表現(xiàn)在屏幕動畫上。 這下面的被燈光師造就的藍光地面,就像是聯(lián)通了動畫里的海洋,從藝術上構(gòu)建了一個介于虛幻與真實間的水域通道。 大舞臺兩側(cè)的小暗門里,舞蹈演員們紛涌而出,分別排成兩隊,服裝各異。 他們有的像小魚小蝦,有的像海星龜貝,一齊鉆進了泛著藍光的水域通道中。 隨著舞蹈演員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打光的藍色海洋地面面積也越來越多? 漸漸蔓延? 最終布滿了整個大舞臺,把一只大白貓圍在了最中心點? 略微有一點點違和。 海洋蔓延過舞臺全部之后? 變化仍未停止。那大屏幕上的畫面場景繼續(xù)跳轉(zhuǎn),越來越多的美景和事物加入了動畫。 這會兒? 歌詞恰到好處地也打算轉(zhuǎn)折: “……我愛地中海的天晴 愛西伯利亞的雪景 愛萬丈高空的鷹 愛肚皮下的藻荇 我在盡心盡力地多情 直到那一天——” 這句之后明顯要出內(nèi)容了。 大老師和陳天王不自覺地改變了下坐姿。他們由原來挑二郎腿的姿態(tài)改為挺腰正坐,都用雙手撐了撐座椅? 好讓自己的身體更靠前一點。 蕓姐則要淡定得多。她微瞇著眼睛? 手掌輕輕拍著扶椅,像是在跟隨歌曲打著拍子,但卻又無聲無息。 套用蕓姐本人之前的評價其他選手時的解釋,她這是在“獨一地享受音樂”。 “……你的衣衫破舊? 而歌聲卻溫柔 陪我漫無目的的四處漂流 我的背脊如荒丘? 而你卻微笑擺首 把它當成整個宇宙 你與太陽揮手,也同海鷗問候 陪我愛天愛地的四處風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