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要說有沒有科研價值,肯定是有的,很多物理發(fā)現都是基于科學家的幻想,尤其在當下實驗條件跟不上的情況,只能以幻想方式來預言未來。 杜恪啃食量子力學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以他現在的大腦記憶力和思考力,對量子力學有很多自己的感悟,故此才有資格在已經有的量子力學基礎上,進行暢想。而且,也不算是暢想,更像是一種猜想。根據他觀察奇幻世界,會瞬間移動的移位獸和會水遁術的變色小魚。 “一篇綜述,兩千個單詞應該能搞定,費不了多少時間。” 杜恪是個行動派,回到別墅之后,就開始著手寫論文。當然并不是在地球寫,而是在奇幻世界蘇醒后,一邊研究四腿蜘蛛的隱匿魔法,一邊寫論文。 因為瞬間移動是他好早之前的想法,斷斷續(xù)續(xù)在筆記中寫過不少新舊感悟,所以找出這些感悟,稍作整理,只花了三天不到,一篇綜述論文就搞定了。 地球分身蘇醒后,將論文整理出來,直接就投給了nature雜志。 如今他是nature的重點合作對象,并且還是nature的審稿人,他在官網和投稿系統(tǒng)的帳號,自帶提醒功能。所以論文剛投過去,那邊nature的編輯就第一時間獲得消息,并開始閱讀。 “唔,很有意思的設想,這是否定了海森堡的真隨機,杜恪加入了愛因斯坦和薛定諤這一派?”nature編輯本身就業(yè)內大牛,不然也看不懂這些世界頂尖論文,“這篇論文真的很有意思,而且其中的觀點和設想,份量不清,召集其他編輯,討論一下吧?!? 看完之后,編輯就召集了編輯部會議,一起商議起這篇論文。 換成新人估計論文還得在投稿庫中沉睡個一兩月,但身為物理學界新大犇,杜恪隨便一篇論文就引動編輯們群體討論。討論結果很一致,雖然這篇論文只是幻想,但觀點很別致,預言很高端。 所以在主編也看過并同意后,直接提交了同行審議,并附帶要求,請審稿人在兩周內完成評議。 也就是說,基本確定發(fā)表了,只是需要審稿的業(yè)內大犇,給個專家評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