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贊譽肯定是不會少的,但可能很多人心里還憋著“運氣真好”的想法。 所以,不管大衛博士是真心贊譽杜恪,還是同樣抱著“運氣真好”的想法,他都想不到,面前年輕不像話的杜恪,其實已經開發出電漿武器、光盾光劍這樣的大殺器,乃至可控核聚變都在他的技術下即將成為現實。 也因此,他壓根就不會往這方面套話,問的都是杜恪目前已知的研究領域。 大衛博士提問道:“杜,你是電子流理論的提出者,那么應該有關注過,最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萊恩教授,在nature上發表的論文——基于電子流凝聚態下的楊-米爾斯場規范對稱性描述,你對萊恩教授的論文是如何看待的?” 杜恪回想了一下。 他確實一直在關注電子流理論的跟風論文,電子流實驗室每周都會打印出最新的論文合集,然后每一位研究員都要看一遍。 可以說除電子流電池之外,其它關于電子流理論的研究,已經不再是杜恪能隨便碾壓了。 對于電子流理論的更深入研究,他領導下的電子流實驗室,與國際同仁們已經處于同一水平并開始直接的科研競爭。所以萊恩教授及實驗團隊發表的論文,杜恪看過。 他回答道:“我認為萊恩教授的研究,非常有意義,他把本來相對獨立的電子流理論,直接統一到楊-米爾斯場之中,成為一種強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博弈結果,將本來略顯混沌的概念,清晰表達出來。應該說他給后續的電子流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 “那么你有沒有嘗試說,就此方向,再深入研究電子流理論,進行一個四大基本相互作用的閉合聯系?” “哇,你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了。”杜恪笑著擺了擺手,“這是弦論的追逐方向,就目前而言,在大統一理論面前,我還是一個學生,我目前依然在學習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所以,至少等我爬上巨人的肩膀,我才可以說,我試圖比前人看得更遠,看到更多。” 物理學告訴我們,世界本質上沒有“力”。 力應該是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影響,一種效果,而世間萬物之間所體現的力,歸根結底,是歸類于四種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電磁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里,弱相互作用離,萬有引力。 愛因斯坦為何偉大,因為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所討論的就是引力場,也就是萬有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 楊振寧為何偉大,因為他和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理論,是規范場論的基礎,隨后在希格斯場的補充下,統一了電磁力、強力和弱力三種力,形成標準模型。 可以說愛因斯坦與楊振寧,都推動了物理學的巨大發展,現代物理的諸多科研成果,都是在他們的理論基礎下探索得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