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螺髻山-《香巴拉》
第(1/3)頁
翻過小坡,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茫茫云海,目力所及處,幾座巍峨的山峰沖破云霄,那種無法形容的磅礴氣勢壓倒般地瞬間將我們所有人都震住了,這些山峰迂回繚繞于云海、霧海之中,如蒼龍遨游九天,若隱若現。
小白在路上說過,螺髻山本是峨眉山的“姊妹山”,歷史上曾是我國較早的佛家圣地,自漢代就已有人在此地修行,唐代佛事盛行,鼎盛時期僅螺髻寺就養僧三千余人,因此在當時建造的許多廟宇,現在遺址尚存,就包括之前的那座破廟,很有可能都是前朝留下的。三武滅佛后,佛事衰微,螺髻山就此沒落,于是才有后來坊間所謂的“隱去螺髻,始現峨眉”之說。
古籍中稱螺髻山有72峰,36個天池,其中有18項勝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不過在我國的遙感衛星成功發射后,根據遙感的反映來看,螺髻山的景觀、景點數遠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而在這其中,又藏有多少世人還未見過的美景就不得而知了。
看來除了已經作為旅游項目開發出來的螺髻九十九里外,這個大山里還有無數的秘密等待人們去揭開它。
阿木看著我們在那里感慨,并未理會,他把砍刀放在地上,虔誠地朝遠處的大山行了一個跪拜禮。
起身后,阿木對我們說往南邊走兩天,翻過一座大山就可以到達一個臨山的縣城,如果朝東邊繼續走的話,那就是螺髻山的腹地,茫茫原始森林,說著他又指了指山坡上一條隱沒在植物叢中的小路,他說那是以前漢人馬幫背貨走的路,現在馬幫少了,植物長得茂盛,把路遮住,我們只用順著路就能走下去。
阿木說完,程學兵上去遞了一沓毛爺爺給他,然而阿木并沒有收下,只對我們道了聲“注意安全”便騎著馬離去。
阿木留了一匹馬給我們,說是為了國家的科考事業盡一份力,我看著這匹馬,覺得程學兵他們實在是對不起阿木的一番好心。
望著阿木離去的背影,他邊走邊用彝語唱著宛轉悠揚的山歌,我突然非常沒出息的想跟著他回去,但看到這蒼茫的大山,我心中也突然涌出一股好奇之心,我在這里生活了二十幾年,卻從來不知道螺髻山還有如此讓人著迷的地方。
原地休整,程學兵目光炯炯地看著翻涌的云海,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切妥當,我們便照著阿木說的路開始朝山下走去,云海的下面,就是程學兵在地圖上給阿木指的地方,這個地方以前被稱作“磨子坪”,但是解放后這里的人又給它取了一個俗名——“鬼孩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清镇市|
舒兰市|
长丰县|
依兰县|
天镇县|
长武县|
黑水县|
明水县|
洛川县|
亳州市|
临泽县|
金华市|
精河县|
中江县|
竹溪县|
招远市|
梅州市|
达孜县|
栾城县|
迁西县|
长春市|
东宁县|
苏尼特右旗|
贵南县|
军事|
浦东新区|
襄城县|
常宁市|
沙坪坝区|
海淀区|
张家港市|
济宁市|
惠东县|
龙海市|
东乌珠穆沁旗|
滕州市|
绥棱县|
台江县|
榕江县|
永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