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娃他爹,娃他爹!”一個女子在農(nóng)舍門口喊著,可是她并沒有得到回應(yīng)。 “這人上個地怎么去了這么長時間?”那女子便叨咕了一句。 前天這里下了場急雨。 只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到了稻子成熟的時候了,這場雨下得便不好,那成熟的稻子就可能倒伏在地里。 于是她那男人上午就出去看稻田了,可現(xiàn)在也有半天時間了那怎么還沒有回。 “石蛋兒你自己玩別瞎跑,我去找你爹回來吃飯!”那女子便說道。 一個正在院子里玩泥巴的小小子便脆生生的應(yīng)了一聲卻是頭都沒有抬一下。 女子向村外走去還沒忘了掃了一眼村口那個立著的旗桿。 那高大的旗桿上掛了一面杏黃的旗子,在已過了中午的天光中顯得是那樣的醒目。 這面旗子有兩個作用。 第一個作用,這個旗子是一種地盤的象征。 作為東南沿海的一個村子,這個村子里的人那也是販私的。 那么這個旗幟就代表了這個村子是屬于哪伙勢力的。 那只要這面旗子被掛著,那周圍其他勢力也好還是散兵游勇也罷那就得給這面旗子點面子。 而第二個作用則是提示瀛人的。 既然他們這里也是販私的那和瀛人就也有往來。 只要這面旗子挑著,那么瀛人們也會給他網(wǎng)開一面。 那女子見旗子依舊掛的好好的便放下心來向村子北面走去。 前方那是一個山丘,繞過了這個山丘那就是村子里的稻田,他男人就應(yīng)當(dāng)在那里。 在這個女子看來,那自己也就是找男人回家吃飯那本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可就在她繞過那個山丘他已經(jīng)能看到稻田的時候,意外卻發(fā)生了,從路邊的樹林里突然就跳出兩個持刀的男子來。 本就是亂世,那女子也算是見多識廣了,她叫了一聲“媽呀”轉(zhuǎn)身便跑! 可她也只是一回頭兩把鋼刀卻同樣指住了她。 不知何時,后面卻又來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