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淄鎮(zhèn), 清冷的長街上酒樓門口的兩個紅燈籠驅(qū)散了些許的冷清的薄霧,喜慶的迎客燈籠的下方,換上一身勁裝的燕不武正仰望上空雙手合十喋喋不休的求神告佛。 “還真是臨時抱佛腳啊。” 少年郎望著燕不武雙手合十搖頭晃腦的模樣搖了搖頭笑了笑不禁莞爾道,不過真要說起來若是真有神佛的話也沒有那么多功夫理會凡夫俗子,畢竟當(dāng)初在爛柯寺都已經(jīng)打出了佛陀虛影,也沒看見傳說中的真真切切的神佛,便是離人間最近的天門那些所謂的仙人也極少理會凡塵。 “無量天尊!” 從佛教的觀音菩薩一直拜到了道教的祖師爺最后這才心滿意足的念了一句法號。 “前輩,等等我!” 燕不武仰頭望去時這才發(fā)現(xiàn)那年輕的劍仙已經(jīng)走到了長街的盡頭,行走間腰間酒葫輕晃,鐵劍錚錚。 “這條大腿果然夠粗!” “傳聞中不到及冠之年便已經(jīng)是半步一品的大劍仙,想來用不了多久就能超過那傳說中那拒鹿郡前一人一劍擋下數(shù)十萬大齊精銳的劍仙徐九了……” 燕不武望著徐閑略微有些單薄的身影喃喃出聲道,抬頭望向那巍峨的岐山時也是不禁想到,明明那岐山劍冢才是天下劍道最高的地方,可為什么這些年遠(yuǎn)在數(shù)千里之外的乾國卻頻頻有劍仙出世。 岐山, 山腳。 “前輩,到了!” “這便是天下劍道最高岐山,” “晚輩雖說久居在此山周遭,” “可每每路過還是難免心神馳往……” 燕不武目光落在山路遠(yuǎn)處邊上那些斜插著的殘缺鐵劍上有些移不開眸子,雖說木質(zhì)的劍柄已經(jīng)被歲月侵蝕不少,可劍身依舊清亮。 真說起來能走到那個位置的想來再不濟(jì)也是四五品的劍道前輩,所余下的佩劍不說千年不朽,可數(shù)十年乃至于百十年還是能余下鐵質(zhì)劍身的,至于在往上就不是自己能夠奢望的了。 “岐山!” “天下劍道最高的山岳?” 少年郎嘴唇輕啟聽不出絲毫的戾氣,語調(diào)極為平淡不像是來問劍的劍仙,反倒是帶著一絲絲追思的游子。 走到山腳這才知道這座天下劍道最高的山岳到底有多高,抬眼望去目之所至半山腰處已經(jīng)是云霧彌漫遮擋視線,如果沒有記錯得話自己娘親在成為岐山的天下行走之前,便是在那隱居修行,因為自家娘親喜歡桃花,便在那半山腰處種下桃樹三千株。 “前輩和這座岐山上的某位劍仙有故?” 燕不武望著不遠(yuǎn)處正在追思的少年郎輕聲問道,關(guān)于這位年輕劍仙的故事大多都是從說書先生口中聽來的,至于一些辛秘自然不得而知,眼下也只是全憑猜測。 “也算有故吧。” 少年郎抬起頭時眉宇間的抹一抹追思已經(jīng)消失得無隱無蹤,只余下劍仙登山問劍時的灑脫,眼眸低垂時落到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山路前,一塊石碑上刻有岐山劍冢四字,遠(yuǎn)遠(yuǎn)瞅著平淡無奇,可定睛往那四字看去直覺的一股子浩然劍氣在自己周身彌漫,心智稍有不定著便會被這巨石中的劍氣所傷,可少年郎卻仍舊是目光灼灼的望著,沒有絲毫承受不住的模樣? “大劍仙果然就是大劍仙。” 燕不武見狀也是暗自咂舌因為以自己的修為便是湊近看上一眼都覺得體內(nèi)的真氣如翻江倒海一般紊亂,這石碑是當(dāng)年岐山初代祖師爺親手提劍刻下,一品登天門之境,創(chuàng)下岐山劍冢之后不過,敗盡無數(shù)登山的劍客,同時也收下無數(shù)驚才艷艷的苗子,此后悉心教導(dǎo)十年,然后登天門而上,人世間在無此人蹤跡。 少年郎對此不可置否, 只是清淡的余下一句, “以后就只有岐山吧。” 隨后腰間驚蟄劍揮出, 一道劍光亮起,那歷經(jīng)千百年風(fēng)雨依舊堅不可摧的天外巨石在燕不武的眼中明顯出現(xiàn)了一道裂紋,隨后一分為二,連帶著那巨石上攝人心魄的劍意被瓦解一同消散。 “這……” 燕不武吶吶的望去只見那切口光滑如鏡,劍冢二字也隨著巨石的分裂已經(jīng)倒塌在地,只余下岐山二字。 “乾國,涼州,徐閑!” “前來問劍!” 少年郎不過嘴唇輕啟,可清朗的嗓音在真氣的加持下大半座山頭都清晰可聞,回蕩不絕,連帶著驚走山野林間飛禽走獸無數(shù)。 與此同時, 山上有無數(shù)道深沉的劍意升起, 燕不武仰頭感受著山上源源不絕升起的劍意,其中四五品的劍修數(shù)不勝數(shù),便是二三品的決定劍客也不在少數(shù)。 “我的個老天爺……” 燕不武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