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武林大會-《開局就殺皇帝》
第(1/3)頁
天柱峰,
臺階蜿蜒而下似乎看不清盡頭,這是下山的路,如今已經得了那一百九十三年精純內力,也該下山了。
最后看了一眼那巍峨的宮殿,
“整部《道德經》已經余下,連帶著那太極圖一并贈給袁掌教,道教的氣運便給了這武當山了,如今自己這一身修為,得來也算問心無愧,”
少年郎低聲念叨道。
藍底青衫的道袍已經換下,重新穿戴齊整那一身黑金蟒袍,理了理袖口的褶皺,望著山下的世界,抬腳徐徐往下邁步,細細看去那清新俊逸的出塵氣中還帶著無以言表的威嚴的氣度。
太和太岳殿前,
年輕道士推門而入,
映入眼簾的是正在蒲團上的袁崇道,如今頭發和長須都已經徹底發白,身子格外的清瘦,嘴唇蠕動著,正默默地俯身抄寫神像上的經文,沒有仙風道骨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尋常市井間風燭殘年的老人,又或者說一個窮經皓首的老學究。
“師兄!”
年輕道士望著神像上的經文怔了征,邁步走到自家師兄蒲團的對面輕聲開口道。
“師弟,你來了。”
袁崇道并沒有停筆反而手中的動作愈發快了起來,毛筆字是修道之人的基本功,老道士如今更是筆走龍蛇,《道德經》下篇洋洋灑灑兩千余字正飛速的落下,年輕道士鼻尖有墨香繚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袁崇道蒼老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贊嘆。
“抄完這下篇,師弟一并帶在身上。”
袁崇道抬頭望著對面的年輕道士溫和的笑道,就像是老父親看著即將遠去的游子,而這本《道德經》便是老父親給與的盤纏,總想著把最好的給他。
“師兄,我不想下山了!”
望著自家師兄如今的模樣年輕道士的語氣有些哽咽。
“師弟,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
老道士沒有生氣,依舊是溫和的態度。
“朝聞道,夕死可矣!”
“師兄這輩子能夠觀此《道德經》已經滿足了,何況如今還能活上幾年光景,細細研究這本大道經文已經極為滿足。”
老道士將手中的抄寫的經文拿起開口道:“師弟在山上的修行,在山下同樣是修行,在好的地方待久了也會膩歪,此時不妨去山下看看。”
“可是……”
“沒有那么多可是。”
“生老病死人之常事,修道之人更應該看得開些,何況師兄只是老了,這輩子活了近兩百年該見識的也都見識過了。”
“替我磨墨。”
老道士看著空白的封面,目光落到了門口的太極圖案上,望著將手中的墨石遞出。
年輕道士沒有推遲捏著墨塊在硯臺中打著旋,加入些許清水,直到硯臺中的墨水變得極為細膩這才停手。
“道是萬物化生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二氣相交而生第三者,如此生生不息,便繁衍了萬物,因此萬物稟賦陰陽二氣的相交而生。”
“這便是太極,瞬息之間便能如此感悟。”
“殿下果然是天選之人。”
老道士親手將太極圖案繪到書頁的封面想起方才種種喃喃出聲道。
“太極?”
年輕道士想起曾經看過的典籍中有言輕聲喃喃道:“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
對于太極二字在道家之中早有所聞,可如今還是第一次如此直觀的方式感知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小小的一個圖案竟是蘊含了天地大道。
“師弟,好生感悟!”
“若是日后有所成,勿忘了殿下。”
“要知道殿下并不曾虧欠我武當,反而是有天大的恩情于我武當山,師弟切記珍重這份香火情分,不負殿下,不負我武當,也不負師兄!”
袁崇道說完后往殿下外走去,
眺望著天柱峰下河山大好,
“師弟,下山吧!”
袁崇道吐氣悠長。
“如今師兄也打不過你了。”
袁崇道雙手負在身后,清瘦的身子似乎一陣大風吹來就能刮倒那種,說完后回首望著身旁的師弟輕笑著。
“如今師弟長大了。”
年輕道士的身高已經和自家師兄齊平。
……
“還是沒來嗎?”
走到半山腰時少年郎望著高處空蕩蕩的臺階輕聲喃喃道。
“看樣子是不下山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罗山县|
宜州市|
泽库县|
泾川县|
永福县|
海门市|
麻城市|
青浦区|
墨竹工卡县|
平罗县|
察雅县|
博湖县|
汝阳县|
平乐县|
通辽市|
平远县|
华坪县|
台安县|
龙海市|
织金县|
淅川县|
包头市|
罗山县|
吴川市|
红河县|
凉城县|
烟台市|
长岛县|
鄂托克旗|
孟津县|
漯河市|
奉化市|
霍州市|
阿瓦提县|
潞西市|
韶山市|
永昌县|
旬邑县|
保康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