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腰佩涼刀入齊宮-《開局就殺皇帝》
第(1/3)頁
日遮月掩鎖千扉,寒里風光映夏衣。
積雨如煙鳥蹤滅,隔林聽響水頭稀。
永安城的高大的城郭映入眼簾,厚重的烏云將天空壓得很低,遠遠看著那座巨城仿佛遠古巨獸一般接連天地,恒固在齊境的腹部。
卯時初,天地天第一抹光亮升起來的時候,雨勢驟然加大,鐵騎的身影被掩蓋在厚重的雨簾中,拉緊韁繩,少年郎靜靜地看著地平線上那座城池的輪廓,雨水拍打在斗笠上,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從邊沿滑落,順著身上的蓑衣滴下。
“便是天底下也很難找到如此雄壯的城池。”
少年郎突兀的開口道,齊境多平原而這永安城又是在平原的腹部一片坦途,當初筑城的時候不知省了多少功夫,便是永安城中登記在冊的百姓就要勝過上京不知凡幾,城中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各種景色的庭院更是比比皆是,比起富碩齊國當之無愧。
“這是大齊的都城!”
曾敬酒朗聲道,
脊背挺得筆直,
目光灼灼的看向遠方的城池,
話語中無不帶著齊人的驕傲。
“其實天底下堅固的從來都不是城墻。”
“上京城便是最好的例子。”
少年郎陳訴著一個事實。
“如此說來。”
曾敬酒頓了頓,
“殿下的心中那涼州鐵騎便是上京的城墻?”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沒有說話,目光下意識的落到了身后紅衣黑甲的涼州兵卒上,講到底當年是他們扼守住了蠻子的咽喉,如今又是南征驅(qū)趕豺狼虎豹,算起來城墻起到的意義便小了許多,當然若是真有兵臨上京城下的那一天估摸著一定是涼州鐵騎全都戰(zhàn)死完了。
說是城墻也無不可,說是邊界更為貼切。
“那我稷下學宮便是永安的城墻。”
曾敬酒若有所思道,
說完還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那么夫子愿意做那一塊磚石?”
“日后破城的時候本殿也好下手輕些。”
少年郎玩笑道。
“殿下見不到那一天的。”
曾敬酒面色有些難看,
少年郎話鋒一轉(zhuǎn)輕笑道,
“心心念念齊皇他老人家已久。”
“今個總算能連見上了。”
“殿下若是入宮之后還是這般言語。”
“容易讓人挑出禮數(shù)。”
曾敬酒眉頭微皺,說起來稷下學宮在齊境的影響力除了孟夫子外同樣離不開齊皇的支持,同樣田恒在稷下學宮中的形象很好,甚至可以說極為不錯,僅僅是從這些年學子入朝的比例就可見一般。
“在齊人眼中我乾人不本就是蠻子嗎?”
“蠻子不知禮數(shù),合情合理。”
“曲江那夜殿下如同文曲星下凡斗酒詩百篇,老夫至今想來也是歷歷在目,其他的的不論,單單才情殿下曠碩千古,何必如此妄自菲薄?”
“抄的!”
少年郎很是認真的開口道。
“其實老夫也希望殿下是抄的。”
曾敬酒唏噓道。
“為何世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如今說了真話反倒是沒人相信了。”
“呵……”
少年郎輕呵一聲,
策馬往官道上走去,
“其實說到底我挺佩服他老人家的。”
“一路上所見所聞,無論是對人心的把控還是對局面的掌控都妙到了巔毫。”
“鄰曲城張家滿門身死的消息傳出去后我們這一路安穩(wěn)了許多,事實證明他的警告很有用,我這把刀子在送到永安之前終歸還是沒有斷掉的。”
“尋常江湖武夫無足掛齒來多少也都是白白送死罷了,稍微大些的江湖勢力和官方勢力都沒有插足,當消息傳回永安滿城百姓怒不可止的時候推出一個頂鍋的小小縣令,至少給出了一個交代,誰都曉得出自誰手,可除了魏錚那樣的老頑固外誰都不愿意捅破那層窗戶紙。”
“就在昨日途中又聽聞他老人家下了兩道政令,逼著民間女子嫁人,又從開了宵禁,往長遠了看誰都曉得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于眼下指不定多少百姓戳著齊皇他老人家的脊梁骨罵。”
“古往今來不曉得君王為了青史上多添幾筆,做出無數(shù)荒唐的事情,可他老人家不光下罪已召下得痛快,該凈做一些招罵的事情……”
少年郎絮絮叨叨的念叨著,遠處的城郭輕易了許多甚至可以看清那古樸的鐘樓和黑衣黑甲的大齊禁軍。
“陛下不是迂腐之人。”
曾敬酒聞聲思慮片刻后回答道。
“正是如此,所以挺佩服他老人家的。”
“自己認定的事情便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偏偏意志力和能力又遠超常人,對于這樣的人,我們老家那邊通常喜歡稱之為,偏執(zhí)狂。”
“又或者瘋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江西省|
临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弥渡县|
洛南县|
炎陵县|
郯城县|
临西县|
苍梧县|
绩溪县|
咸阳市|
清新县|
宜都市|
伊金霍洛旗|
临澧县|
高尔夫|
辽中县|
沙洋县|
中西区|
临漳县|
武宁县|
那坡县|
麻栗坡县|
定西市|
莫力|
渭源县|
洛扎县|
清新县|
定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历史|
丘北县|
丽江市|
安新县|
九龙城区|
馆陶县|
芒康县|
吕梁市|
平果县|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