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襄樊-《漢鼎余煙》
第(1/3)頁
與此同時。
益州,涪城。
這座城池通過北面的江油,可以抵達高原邊緣武都、陰平兩郡,與諸多羌胡部落聯(lián)絡(luò);而通過東北面的梓潼,則可以通往漢中、巴西等要地;往東南,經(jīng)涪水直下墊江,順流可往荊、揚;西南面則有開敞大路直通綿竹、成都。
以交通便捷而論,此地可以說是益州的核心所在。漢中王入駐成都以后,連續(xù)數(shù)年動用上萬人力修繕擴建這座城池,在此地增設(shè)了規(guī)模巨大的軍械庫和軍營。
關(guān)中之戰(zhàn)開始后不久,軍師將軍諸葛亮離開了成都,進駐涪城,以便直接掌控北向的人員、物資調(diào)動,有效做出支援。這般過了一陣子,諸葛亮又向成都致書,說軍務(wù)繁雜,須得宿將襄理,所以想請左將軍雷遠往涪城一行。
對此沒誰提出異議,以雷遠的名望,他既然在中樞,接受諸葛亮的邀請作為軍事上的參謀,再正常不過了。雷遠當(dāng)即啟程。
成都到涪城的一路上,他還不斷收到關(guān)中軍報,這些都是呈遞給諸葛亮的。而每一份送到諸葛亮案頭的情報,諸葛亮都會令專人謄抄副本,呈給雷遠。
這一日夜晚,雷遠趕到涪城。剛落腳下來,便取出今日的軍報來看。
雖然屋內(nèi)安靜,可雷遠卻仿佛從軍報中讀到了金戈撞擊和鐵馬踏地的轟鳴。他反復(fù)看了幾遍,又從身后的柜子里取出前些日子的軍報再三揣摩,最后將軍報小心的收起。
他深思片刻,按劍起身,站到檐下。
這是一座位于涪城北面地勢較高處的府邸。站在這座偏廳,便可以看到城中刁斗森嚴的連綿庫房,看到軍旗颯颯的營地。營地間,還有全裝貫帶的軍士手持刀槍,沿著固定的路線往來巡邏。
這支軍隊合計有一萬五千人,是玄德公控制了荊益兩州之后逐步建立起的預(yù)備隊,主將是后將軍黃忠,副將是橫江將軍甘寧。一萬五千人當(dāng)中,除了這兩將的本部以外,還有從各地輪班抽調(diào)來參加訓(xùn)練的人馬。這種抽調(diào)、輪訓(xùn),本身便是漢中王對麾下各州之軍整體磨合的一個有效手段,而參與整訓(xùn)的將士往往能得到中樞的嘉獎和提拔,也都樂于參與。
雷遠與諸葛亮在魚池會談后,同樣飛書往交州去,要求從交州軍中挑選適當(dāng)?shù)娜诉x,組成千人規(guī)模,擇日前來涪城。
區(qū)區(qū)千人雖并不起眼,卻代表了雷遠緊密尊奉中樞的態(tài)度,也展現(xiàn)了交州并無劃地割據(jù)、自行其是的意圖。在諸葛亮與雷遠再次達成默契以后,此舉也可以被看作雷遠進一步融入漢中王軍政體系的表現(xiàn),對于成都城里某些人的過分多疑,會是個很好的回應(yīng)。
但眼下,雷遠并沒在這里見到黃忠甘寧二將,也沒有看到他們的部下。涪城的營地除了少量巡兵以外,大體是空的。
黃忠和甘寧,連帶著應(yīng)該駐扎在此的一萬五千名精銳將士,都已經(jīng)離開了。
“計算時日,今日興霸將軍所率的前部當(dāng)能趕到長安周邊。”諸葛亮的聲音在雷遠身邊響起:“希望他們幫上大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疆|
宁晋县|
合肥市|
区。|
宿州市|
阳曲县|
新郑市|
克什克腾旗|
垣曲县|
太仓市|
醴陵市|
雷波县|
拉孜县|
凉山|
曲阜市|
阜阳市|
嘉禾县|
嘉峪关市|
沙湾县|
时尚|
平和县|
佛冈县|
岚皋县|
天柱县|
贵南县|
万盛区|
云浮市|
峡江县|
绥宁县|
诸城市|
松滋市|
海林市|
临夏市|
旬邑县|
电白县|
绍兴县|
松原市|
康乐县|
乐安县|
类乌齐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