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三十四章 真實(上)-《漢鼎余煙》


    第(1/3)頁

    辛平匆匆去叫人。

    雷遠轉回身,凝視著身后墻上懸掛的輿圖。

    他素來重視地理,少年時在江淮間游蕩,便踏勘各處險要,親自體會距離遠近、地勢高下、道路迂直等情況,將之與自己后世的記憶相合,繪制細密的輿圖。在淮南豪右聯盟撤退的時候,便是憑著他在輿圖上確定了擂鼓尖險要,這才得以斷后逐退曹軍追兵。

    到后來地位漸高,走過的路漸遠,雷遠所積累的輿圖也愈來愈多,還有更直觀的地勢沙盤為輔助。

    在他的左將軍府里,專門辟出一處廂房,用來陳設種種輿圖、沙盤,并有專人負責維護,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圖上和沙盤上的記錄。

    他這會兒所處的,乃是會見親密部屬所用的小書房,所以掛在此地的,是平日常用的輿圖。

    自右至左,圖有三幅。

    右側的一幅,是整個大漢疆域全圖。這副圖在雷遠前世對地形地貌的記憶基礎上,勾勒出了大漢十三州部和州內諸多郡國的區劃,并有州郡中主要的山川、河流走勢。

    圖上有不少用朱筆修改加注的地方,比如涼州武都、漢陽、隴西、金城四郡以外,現在被劃作了雍州,而冀州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鉅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地,現在乃是魏公曹操的封國。

    在地圖的靠下部分,交州刺史部的疆域也被劃了出來,邊上零零碎碎有不少字跡。

    大漢疆域全圖的左側,則是交州和周邊區域的輿圖。較之于疆域全圖,這幅圖要復雜的多,也精細的多,使用了好幾種顏色。除了劃分郡、縣和許多鄉亭以外,有各地水旱田地的大致分布情況、有境內各處軍事要隘、屯兵塢堡的地點,還有水陸路的詳細走向,并根據不同地段的預估運力,用粗細不同的線條表達。

    在這個圖上,可以看到漢家朝廷在交州數百年經營形成的網絡,也可以看到雷遠進入交州以后,在舊網絡上覆蓋的新網絡。

    后者的線條要粗很多,那是因為雷遠對交通的極度重視,所以從荊州往蒼梧方向的多條水陸道路都得到了修繕,運力明顯增加了。但其覆蓋的范圍,卻還太小太小。到目前為止,大體局限在以廣信為中心的區域,再連通番禺和北面的零陵郡罷了。

    在組成網絡的線條之間,那都是漢蠻各部地方勢力盤踞之處,只有少量文字標識。那是這塊區域道路、戶口和武力的估算數字,比如蒼梧北部的數縣,數字便是姜離和辛平兩人提供,并通過其它渠道重新核對后謄寫上去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天峨县| 中西区| 三亚市| 孟州市| 呼图壁县| 临澧县| 兴化市| 谢通门县| 昌邑市| 砚山县| 肥乡县| 涪陵区| 深州市| 雷波县| 宝清县| 岐山县| 荔浦县| 阜城县| 白城市| 威海市| 汝城县| 潮安县| 普兰县| 雷山县| 武山县| 昌吉市| 博湖县| 江达县| 富民县| 汉川市| 大庆市| 垫江县| 信阳市| 吴川市| 嘉定区| 出国| 改则县| 平潭县| 中卫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