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猛陵(上)-《漢鼎余煙》
第(1/3)頁
在馬岱逞威的同時,荊州軍本隊沿著漓水繼續(xù)前進。
只不過原先水陸齊頭并進,南下數(shù)十里后,忽然轉成了兵分兩路。
水軍繼續(xù)操縱舟船,大張旗鼓而行,目標指向偏東南方向的蒼梧郡治所廣信縣城。漓水在這一段中,灘多水急,號稱三百六十灘。如此一來,正好輕舟淺底,越灘而走。
而合計三千名精銳步卒,中途在一處河灣登岸,直接向南。
這條貫通正南正北的山間道路,最初在新莽時鋪設。百數(shù)十年前,曾為荔浦和猛陵兩縣的陸上通道。后來隨著朝廷衰弱,漢家官寺在各地的管轄范圍漸漸收縮,于是這條道路逐漸為官方棄之不用。但活躍在此處山間的俚僚仍多通行其間。
蒼梧郡周邊的幾位俚僚大長,都曾與黃晅有過往來。黃晅雖不曾到過交州,但在執(zhí)掌樂鄉(xiāng)大市的時候,曾見過俚僚來使,并出面向大長們致達書信,替沮中蠻梅氏牽線,向他們買了一面極大的銅鼓。
所謂俚僚者,或曰南蠻別種,或曰駱越之后,他們與其它蠻部不同之處,在于頗擅冶銅,能鑄銅為鼓,大者重數(shù)百斤,面闊丈余。這種銅鼓在荊蠻部落中極受歡迎,用在祭祀、慶祝等場合,傳說能引附神力云云。
當下黃晅親自跟著賴恭遣出的向導,在大軍最前引路。
當然向導也特意保證了,這些俚僚部落散布群山,尚沒有形成有力的集團,所以殊少不參與外界紛爭。荊州軍主力三千精銳,憑實力足以懾服沿途各部,確保進退自如。
此時,三千人沿著南北向的深切河谷和低洼盆地迅速前行。
在他們經過的路上,野生的花草在平日少有人走的道旁開放;還有叢竹和灌木藉著初春的生命力,推開坍塌的夯土路面,蠻橫地長出來。而當兵馬繞入澗谷,眼前忽然間又暗影濃重,黑森森的,幾乎什么都看不清。
蒼梧郡的地勢大都如此,山形小而連綿,諸多溶洞、洼地和溪流河道密布其間,地形很復雜。隨著部隊前進,隊列漸漸被拉成了狹長。
但對荊州軍來說,這樣的地形對他們并不構成妨礙,甚至可以說,不但不妨礙,幾乎是助力。其原因,說復雜很復雜,說簡單,也很簡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濮阳县|
扶余县|
闻喜县|
和田县|
赤水市|
沙坪坝区|
商南县|
瓮安县|
阳朔县|
永福县|
肇州县|
图木舒克市|
方山县|
阳曲县|
布尔津县|
雷州市|
江源县|
安阳市|
信宜市|
关岭|
红原县|
龙泉市|
罗田县|
晋城|
宜城市|
澄江县|
逊克县|
全南县|
大渡口区|
伊宁县|
赣州市|
宁陕县|
广灵县|
遵义市|
比如县|
英吉沙县|
奉化市|
塔河县|
神池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