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封拜-《漢鼎余煙》
第(1/3)頁
宜都郡的轄區面積極大,但適合農業開發的平原并不很多。除了夷陵東部和樂鄉屬于丘陵向開闊平川過渡的地形以外,其余各縣,幾乎全都是崇山峻嶺。各縣郊境之處,更是重山積險,陸無長轂之徑,水有驚波之艱。
便以此處田莊為例,已經是夷道西面地理位置最好的一處了,但其實田莊北面就是崖岸,而周回不過一里,外圍的平地面積也甚是有限,日后可供擴充的余地相對較少,需要投入在水利和道路建設的力量卻非常的大。
但雷遠并不為此擔心。
這些武人本來就出自農民,放下刀槍以后,依然還是最好的農民。他們勤勞肯干,又極具聰明才智,無論多么復雜的環境,都不能阻止他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這些莊園的建設過程,其實便是各部軍官們與自家下屬的熟悉過程。他們所有人能夠胼手胝足地共同建設家園,待到應命出征的時候,也必然會成為能夠彼此依賴的同袍。
所以,此番賜下的田地所在位置,大部分都處于峽江沿岸的軍事要地。當這些將士和家眷們扎根下來,這些莊園本身,也就成了城池以外的軍事塢壁,成了雷遠政令所及的前哨和依托。
去年初雷遠擔任宜都太守以后,按照向朗的意見著重建設沿江城池。當時除了樂鄉以外,郡府將各縣的大多數戶口、人丁,都收縮回縣城,并在各處縣城進行大規模的擴建,以此來確保荊益之間水陸交通、隨時支撐大軍調動往來。
這個做法,是針對玄德公緊鑼密鼓的入蜀安排而設。當雷遠在益州作戰的時候,向朗憑借前期的布置,很好地保障了荊州軍的沿江行動,得到玄德公的贊譽。
但這樣的做法,也使得各縣的地方強豪藉此擴張勢力,甚至架空郡府,以至于后來出現了秭歸文氏、鄧氏的肆意妄為。因而到了現在,當各縣的基本建設已經有了規模,雷遠便藉著對將士們分賜土地的由頭,將武人和武人的家屬們下沉到各地。
這些莊園、塢壁,使將士們扎根于當地。再配合由傷殘士兵和老卒擔任的社吏和里吏,就能使雷遠的政令能夠推行至鄉、亭、里、社的最基層,進而排斥地方豪族的影響力。
比如在此地,整個莊園的住戶都是郭竟所部將士家眷,而幾名里吏之中,則有當日在臨陂帶著李大陶二捕魚的老卒。
他們既然落腳,彼此又天然形成緊密的團體,背后則有郡府和軍府兩方面的支撐,便如一手拿著官印,一手攥著刀柄。地方豪族的力量或者俯首合作,或者退避三舍,絕難與之對抗,更遑論發揮鄉間的影響力了。
這樣的局面,對宜都郡的土著豪族來說,未免有些凄慘。于是從十月末到十一月初,短短十余日時間里,伴隨著將士們的田地一點點分配下去,武人和地方上的沖突屢有發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南丹县|
丰都县|
望奎县|
大连市|
阳曲县|
天水市|
泰顺县|
黑山县|
贵定县|
靖安县|
绩溪县|
通辽市|
西和县|
酉阳|
石屏县|
双流县|
星座|
安庆市|
庆城县|
东明县|
丰都县|
黄陵县|
永定县|
松滋市|
和顺县|
泰来县|
兴文县|
且末县|
麻城市|
白水县|
华坪县|
三河市|
鄄城县|
嘉善县|
闻喜县|
克拉玛依市|
汶上县|
永州市|
巫溪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