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章 新鄰-《漢鼎余煙》


    第(2/3)頁

    這段時間,荊益之間文武官員士人的書信往來極其頻繁,劉封作為故交,來這么封信,乃是理所當然。

    當代的郵傳驛站,通常只送公文。人們書信往來,或者委托公務往來的官吏順路攜帶,或者命令部下攜帶書信走個專程,喚作“健步赍書”。然而待到亂世,各地郵傳系統崩潰,道路斷絕。同郡之內倒還罷了,一旦跨州隔郡,數百上千里的路程便如天塹,親友之間再無音訊。

    直到諸侯紛起的局面漸漸結束,占據數千里疆域的龐大割據政權出現,書信往來才逐漸恢復。在玄德公入蜀以后,諸葛亮駐在成都,便同時推動南鄭和成都、成都和江陵之間的郵驛建設。

    初時條件有限,大體按照前漢律令,以二十里一郵的規格,重建了上百座郵驛。又因為蜀地道路艱險的緣故,采用的全是驛騎傳送,而非車傳。

    雷遠所駐守的宜都郡和江關都尉轄區就在荊益咽喉,他早就開始了道路、郵驛和邸舍的建造,為諸葛亮省下了不少功夫,為此還得到過左將軍府的嘉獎。只可惜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督郵郭輔,這時候已經不在了。

    即使如此,郵驛體系仍屬薄弱,除了公務以外,絕大部分私人往來書信,仍須托人遞送。峽江水陸道中,除了往來荊益的商旅以外,最多的便是因公私事務送信之人。

    有意思的是,玄德公初入蜀時,乃至進入成都,正式跨有荊益之時,往來傳遞信件之人還不甚多。待到此番漢中、江陵兩地戰勝,玄德公即將更進一步的傳聞甚囂塵上。于是短短旬月間,往來書信就數倍乃至十數倍地增加起來。沿江道路各處,信使、驛騎絡繹不絕。

    何以如此?

    很簡單。因為奪取漢中之后,玄德公便真正站穩了腳跟,而政權的架構和運行模式也即將確定了。

    過去數年間,玄德公的力量飛速膨脹。為了適應快速發展,許多人的職權和任命都有模糊。玄德公和孔明的個人魅力和聲望,在聚眾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現在不同了,收獲的季節已到。無數人、無數政治團體都在竭力爭取,而具體該收獲些什么,能收獲些什么,既要與政治上的盟友商議、討論,也需與競爭對手展開坦誠的對話,管控分歧。

    在雷遠前世,許多人受游戲的影響,總以為諸侯身份既定,下面無數部屬自然對諸侯效忠,自下而上鐵板一塊,至多有個數字化的忠誠度體現,賞賜錢財既可提升。其實大謬不然。

    雷遠本人在前世時,帶領團隊規模至多不過十人。這十人還難免各有所求,想要捏合團隊,須得花費種種心思、種種手段。何況此刻身處之地,乃是禮崩樂壞、狂狡有作的亂世呢?

    就只在玄德公的陣營內部、在興復漢室的大旗之下,便有無數的小型政治團體存在。

    有元從將領身居高位,統合軍中勢力,儼然諸侯之下的諸侯;有荊襄名族互為羽翼,出任諸多要職,壟斷左將軍府的中樞;許多地方強豪照舊經營,以至于政權想要立足,先得與之合作;甚至那些失敗者如劉璋、張魯等輩,玄德公要顯示寬仁,也給他們留下了活動的余地,隨著時間推移,難免便有復起的念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霍州市| 乌恰县| 珲春市| 柳林县| 平湖市| 青铜峡市| 军事| 砚山县| 凭祥市| 宁德市| 保亭| 天峨县| 乌拉特后旗| 正蓝旗| 台东县| 南宁市| 鹤峰县| 论坛| 日照市| 普格县| 马公市| 西城区| 河曲县| 哈尔滨市| 隆子县| 深水埗区| 八宿县| 西贡区| 兴隆县| 安吉县| 慈溪市| 阿图什市| 东丽区| 怀来县| 图木舒克市| 交口县| 竹北市| 嘉峪关市| 莎车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