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宜疾忌緩-《春秋大領主》
第(1/3)頁
如果以區域來判定,晉國實際上是在現代的山西。
他們這一支隊伍在“箕”完成會合,地理位置就是在現代山西與陜西的交界處,往北則是會進入呂梁山區域。
也就是說,靠近晉國的狄人和戎人,他們并不是全部生活在草原,分為山地部落和平原部落兩種。
山地的那一批自然就是盤踞在呂梁山。
平原的那一批則是沿著大河(黃河)不斷遷徙生存。
呂武他們這一次的目標并不是山區的那些胡人。
畢竟,呂梁山(現在不叫這名字)的占地面積非常大。
只要是山區,地形就會非常復雜,面積再一大,進去會遭遇什么,誰都無法確定。
毛病了才會去選山地部落,是吧?
他們先沿著呂梁山的外圍走。
會選擇這樣的路線當然是為了避開交剛,免得被拉去加入駐防。
他們不知道的是,新軍將趙旃得知“箕”集結了一批貴族武裝后,真的派人來找,有拉過去增強“交剛”駐防力量的盤算。
作為新軍將的趙旃,的確是有這個權利的。
趙旃是呂武的老丈人之一,就是只見過一面。
“此處往東,便為大戎。”梁挈在為呂武介紹地形,又說:“往西則為‘蒲’。”
這個“蒲”當然不是晉景公約吳國會盟的地方。
實際上,春秋時期有相當多的地名重復,叫一樣的名字,卻一個在北方,另一個在遙遠的南方。
梁挈說的“蒲”就是一塊大平原的遺棄城池名字。
春秋的列國疆域邊境線沒有太明確的界線,筑城才能明示主權。
等于說,在某個地方筑座城池,哪怕城池很小,城的前方多少里,分個界線再劃拉往后,能說地盤都是屬于某國擁有了。
晉國近些年集中力量跟楚國交戰,其余的方向有些顧不上,其中就包括遺棄了不少與秦國、胡人交界處的駐兵點。
這也是秦國想找存在感,選上了晉國的原因之一。
打其他小國,秦國打贏了是必然,一旦打輸,丟臉可就丟大了。
晉國即便失去了霸主地位,曾經也是一個霸主,再來是實力還被列國所肯定。
秦國一旦能擊敗晉國,國際地位肯定是要得到提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融水|
都昌县|
雅安市|
龙陵县|
陈巴尔虎旗|
东海县|
琼结县|
泉州市|
苍溪县|
浮梁县|
凤庆县|
报价|
新建县|
罗山县|
金华市|
昭平县|
惠来县|
广河县|
河东区|
灌阳县|
县级市|
肃宁县|
江西省|
大庆市|
清苑县|
基隆市|
米泉市|
筠连县|
河源市|
凤城市|
曲松县|
唐山市|
鹤山市|
进贤县|
大石桥市|
邯郸市|
高唐县|
长治县|
庆元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