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三章 還真是個青銅啊!-《服裝大師從做旗袍開始》


    第(1/3)頁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賽神仙’民俗創(chuàng)意活動現(xiàn)場,我是你們最可愛最美麗的主持人……李婉晴。”

    開場白一出。

    臺下掌聲雷動!

    見大家都掌聲熱烈,蘇安也跟著一起拍手。

    當(dāng)他瞧見臺上一身紅色漢服的李婉晴,不由一愣。

    頓覺眼熟。

    哦!

    她就是古箏比賽上,身穿旗袍的那位女主持人。

    這世界,還真小啊!

    李婉晴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在比賽開始前,先有請三位評委入席,讓我們歡迎區(qū)文體局副局長何挺。”

    “還有蝴蝶街街道文化行政部主任趙春海。”

    “著名德藝手藝大師卓松。”

    三位評委在介紹聲中,陸續(xù)步入評委席,向著觀眾們揮手示意。

    在熱烈的掌聲中入座。

    “現(xiàn)在由請我們的何挺何副局長上臺致詞。”李婉晴優(yōu)雅地一伸手,做出了請的手勢。

    何挺在掌聲中走向舞臺,手拿話筒,筆直地站在臺上,神情肅穆:“歷史上,華夏無論在飲食、服裝、藝術(shù)、建筑等工藝制造方面都有著讓世界為之驚嘆的智慧與高超技藝。近十幾年來,華夏也一直在大力保護傳統(tǒng)民間技藝,卻仍難免有許多技藝面臨失傳,有老藝人固守老傳統(tǒng)的原因,也有其子女想法更多的因素,還有年輕一代興趣不高,不愿傳承執(zhí)業(yè)的現(xiàn)實窘境。但這種民族技藝一旦失傳,就只能成為歷史的云煙……”

    一席話,讓在場的手藝人,感觸頗多,不少人眼圈都紅了。

    他看著臺下的眾人,言語沉重道:“作為古老的手藝,應(yīng)該讓它留存起來,不讓華夏這些富有代表性的技藝丟失。”

    “讓我們值得欣慰的是,仍有這樣一批人年輕人,樂意從老藝人手上接過華夏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傳承手藝的同時守護手藝……”

    致詞畢!

    臺下好多人,起身鼓掌。

    “謝謝何副局長的致詞,下面比賽開始……”

    隨著李婉晴的話音落下,比賽正式開始。

    因為參賽者都是來自于不同行業(yè)的手藝人,所以每個人的面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都是不一樣的。

    參賽者全都爭分奪秒地動了起來。

    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蘇安將漿好的布料裁成兩公分的斜絲布條,將布條兩側(cè)的毛邊向內(nèi)翻著至四層,并用一根銅絲夾在這四層布中間的折線里面,刮漿,使其粘牢。

    燙干!

    當(dāng)袢條從指間走過,便像盤扣在那些風(fēng)雨飄搖的歲月中緩緩走過。

    他緩緩折疊,同時取針線于重疊部位縫紉固定。

    針法熟練流暢。

    盤法變化莫測。

    看他的創(chuàng)作作品,讓人有種捉摸不透的感覺。

    不知他到底要盤什么?

    臺下觀眾們的視線,從先前在舞臺前面巨大顯示屏的30個參賽者小方塊中來回游走,最后卻在蘇安的小方塊上定格。

    三位評委和大眾評委也亦如此,無比認真地研究起蘇安手上的細動作。

    “那18號參賽者,在做什么呢?”趙春海有些看不透蘇安要做什么盤扣。

    “我也瞧不出來,他做的和17號參賽者的旗袍盤扣,好像不一樣。”何挺摸摸下巴,表示自己也沒琢磨透,他轉(zhuǎn)頭看向身旁的卓松:“卓大師,你覺得這位18號參賽者在做什么?”

    卓松盯著蘇安手上的動作,仔細瞧了又瞧,琢磨了又琢磨,一臉高深莫測道:“這位參賽者……”

    何挺和趙春海連忙看向卓松,一臉洗耳恭聽狀。

    卓松娓娓道:“應(yīng)該不是只做旗袍盤扣,這么簡單。”

    沒了?

    沒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白玉县| 伊金霍洛旗| 寻乌县| 永善县| 隆安县| 扎鲁特旗| 陆良县| 乌兰浩特市| 徐水县| 凤阳县| 天门市| 冕宁县| 神池县| 南平市| 龙川县| 资源县| 沂水县| 晋城| 娄烦县| 宁安市| 锡林浩特市| 满洲里市| 南皮县| 略阳县| 扬中市| 永和县| 涞水县| 玛曲县| 泽普县| 玛沁县| 桂阳县| 分宜县| 中西区| 云浮市| 定兴县| 北流市| 项城市| 密山市| 息烽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