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魯某人立馬又改變了想法,斬釘截鐵地想:“不可能,有這么尊重知識分子的家長,這個孩子的家教絕對不會有問題!” “伯伯,就用我寫這篇文章的風格來一段是嗎?” 林淼從林國榮抽屜里找出一支圓珠筆和一本便箋,打斷了魯建波一廂情愿的遐想。 “哦!是,是,就用這個風格。”魯建波回過神來,連聲應道,然后又忍不住多嘴了一句,“怎么,你還能用別的文字風格來寫嗎?” 林淼很囂張地笑道:“切換文風是基本功嘛!你看哪個大作家會在文字細活上瞎糾結,剛入行的小作家才對文字技巧窮講究呢!” 這話見仁見智,胡劍慧聽得兩眼一亮,魯建波卻保留意見。 因為很不巧,魯建波本人就是那種工于文字細活的類型,非要在“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之間找到答案的那種。 不過反過來講,林淼這話也算不得大話。 凡在領導身邊干過較長時間文秘工作的人,大抵都會有這么種共同的想法——其實在寫文章這件事情上,文采本身并不重要。寫文章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能用最簡練的詞句把文章的意思表達清楚。而在這份文字技巧之上,更更更重要的,則又莫過于摸清領導的喜好和想法。但凡這世上真正能產生價值的文章,從來都是為別人而寫,而并非為自己而寫。一個人如果有了這樣的意識,再去糾結文字細節,就真的沒什么意義了。 更不用說,在經年累月的現代八股文的錘煉下,像林淼這種本來就基本功扎實的文字工作者,早就已經將玩文字的技巧,變成了近乎于本能的生活方式。這些連機關公文都能寫得花團錦簇,但卻又麻木到生不出絲毫成就感的人,以后無論再寫什么,都是要什么文風就能給什么文風,一摑一掌血,一鞭一條痕。 林淼拿起筆來,略微思考了一兩分鐘,想到點什么東西,就飛快下筆,筆落詞來。 魯建波悄默聲地走到林淼身后看著,眼見著這么小的孩子,刷刷寫下一手流暢而雋秀的行楷,心里的震驚簡直難以形容。 再看他所寫的內容,第一句話寥寥幾個短句,就清楚地將一個舊而溫馨、鬧而有序的市井小院的輪廓勾勒出來,用詞簡潔卻不落俗套,且行文速度之快,簡直就像是背過的一樣。可是魯建波自忖他讀過的書少說也有一屋子了,然而以他的閱讀量,卻從未讀到過像這樣描寫甌城區舊城小院的散文。 這么說來,可能性也就只剩一個了。 眼前的這個小孩,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魯建波難掩激動的心情,不等林淼寫完,就連忙對林國榮道:“老林,你抓緊讓孩子把這本書寫出來,我們報業集團下面有自己的出版社,等孩子完稿了,到時候我保證幫你們出版!” 林國榮聽到魯建波打的包票,整個人都顫抖了。 我兒子要出書了啊!讀書讀到第三代,終于特么讀成文化人了!光宗耀祖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