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歷1794年的歐洲是一個局勢紛亂戰火連天的歐洲。 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不管是南邊還是北邊,戰爭無處不在。 在土倫,年輕的拿皇成功的展露出崢嶸的頭角來。依靠著在土倫戰役中出色的指揮能力,拿破侖被任為少將炮兵旅長,為其一生軍事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礎。 然而在比利時埃諾省的斯海爾德河,第一次反法聯盟的軍隊戰勝了法國。這是繼法軍在尼爾溫登戰役失敗和旺代省叛亂之后,法國遭受的又一次創傷。法軍5500人戰死或受傷, 450人被俘擄。 不過這次慘敗并不能打垮了法國人,你只看交戰的地點在比利時,那就能知道,法軍已經做到拒敵于國門之外了。 而且革命呢,法國人的激情還遠沒有散去。 伴隨著熱月政變,掌握著大權的羅伯斯庇爾被送上了斷頭臺,新的領導階層建立。 這就像一記雞血,讓法國民軍士氣沸騰。 然后剛吃了一記大敗仗的法軍,卷土重來,在一次次的戰爭中逼的士氣斗志遠不如他們旺盛的反法聯盟軍不住后退,很快的就已經占領了整個比利時與萊茵蘭地區,普魯士受創不淺;在南線,法軍也成功攻入了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和納瓦拉等地區。 所以這個時候的英國真的有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本土來了。 遠東發生的那些事,不管是陳軍席卷了南洋,還是陳軍對英籍走私犯斷然下手,都沒能喚起英國本土的注意。 而在東北歐地區。 大波波正在掀起一場規模不小的獨立戰爭,因為去年的第二次瓜分波蘭,實在叫他們太傷了。 從十七世紀起,曾經是歐洲一支重要力量的大波波就走向了沒落。1733~1735年,俄、奧與法、西、撒丁等國為爭奪波蘭進行了戰爭,更是嚴重破壞了波蘭的主權和國家經濟。 三十多年后,俄、普、奧三國在彼得堡會談,簽署了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據此,波蘭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波蘭成為俄、普、奧的保護國。 而僅僅是過了二十年,俄、普就在彼得堡又簽訂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定,經第二次瓜分,波蘭成為僅剩領土20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的小國,成為俄羅斯的傀儡國,波蘭國王未經沙皇許可,甚至都不能與外國宣戰與媾和。 所以波蘭的暴起就也不可避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