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四章 皇家行宮-《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1/3)頁

    堽城壩位于汶水(東西走向)與洸水(南北走向)的分流處。從元憲宗七年(1257年)于堽城筑土壩斗門,遏汶水南流入洸開始,至今已經有五百余年歷史了。

    元明清三朝對之多有加固重修,現如今早就從最初時的單層土壩變成了內石外土兩層壩體了。

    到了明清時期,堽城壩被設為驛道,北自肥城入境,南入滋陽,全然是將堽城壩當做橋梁了。枯水期,徑走壩頂;雨水充沛時節,有水漫過大壩,難以通行,則依靠草船擺渡。

    康熙六下江南時候,全都來過此地,視察堤壩。

    現在王倫率軍堵在了壩體的另一頭。這一邊是堵一堵清軍的勢頭,挫一下清軍的銳氣;另一邊則是給義軍喘一口氣,為進入山區做最后的準備。

    沂蒙山可是個眾人周知的窮地方,在哪里想要獲取供上萬人馬生存下去的物資,可不是容易的事兒。

    王倫豈能不趁著自己還在沂蒙山外的時候,多準備準備?

    反正大軍已經在山邊兒了,他后頭就是葫蘆山,接著就是九仙山,然后就是泰沂山區的南麓,勢頭就是有不對,他也能掉頭就往山里逃。

    所以,堽城壩以南,大汶河以南的洸河兩岸的寧陽等城鎮,以及大汶河一線的城鎮,都是義軍的“物資收集地”。這里頭自然也包括了他使人攻打的大汶口鎮。

    后者在堽城壩的東面,是大汶河一線的經濟重鎮。

    在泰安府境內乃是很出名的一個鎮子,經濟水平如何,你只看鎮子里的那一座河東會館,就能品味出一二。

    但大汶口鎮再是富饒繁華,比之張秋、臨清來也是不值一提,要不是鎮子邊上的衛駕莊有一座皇帝行宮,徐績對大汶口鎮的急報十八九會視而不見的。

    可那做皇帝行宮偏就在衛駕莊啊。

    雖然它不是很大,但卻已經有些年頭了。落成于康熙早期,歷經了從康熙的第一次南巡,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第六次南巡的整個過程,康熙每次南巡均要在此處落腳休息。

    為此清廷特意留有了數十名下僚、奴仆看守、清理、護衛宮室,而后乾隆南巡中也來過兩次。

    所以說,別看那地方只是一個皇帝的落腳地兒,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行宮,可它的重要性比還是很強的。

    泰安城里的徐績,完全不敢忽略之。

    收到警報后,也不管堽城壩的楊景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先就把手中的人馬全部派了出去。

    哪怕清楚的知道自家手下的兵馬是多么的稀爛,也必須硬著頭皮頂上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象山县| 阿拉善盟| 沛县| 青冈县| 鹤山市| 松潘县| 五华县| 遂宁市| 丹巴县| 云霄县| 扎赉特旗| 刚察县| 黄大仙区| 富源县| 通城县| 东城区| 湖南省| 穆棱市| 都匀市| 姜堰市| 纳雍县| 吉木萨尔县| 肃宁县| 富锦市| 卢氏县| 时尚| 遂溪县| 新蔡县| 华坪县| 格尔木市| 社会| 卢龙县| 胶南市| 酒泉市| 武邑县| 江北区| 元氏县| 朝阳县| 荣昌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