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清城中,大青果的龍旗再一次飄揚在城頭。 一隊隊滿漢清軍行走在城內的大街小巷,這即是在追剿殘賊,也是肅清市井。同時更是叫清軍上下借著機會發財。 糧倉被點,雖然拉旺多爾濟從很多糧囤的余燼中找到了點火裝置,一些不到巴掌大的小鐵盒,里頭盡是藥粉點燃后留下的痕跡,最中間則還有一個燃香粗細的插口。很明顯,賊子是在把糧食運走后,就是分頭留下了這些東西,來點燃糧囤的。 但拉旺多爾濟才不會多事呢。 斷人財路可是如殺人父母的。 所以,城內的一隊隊清兵無分滿漢,全都興高采烈,耀武揚威的行走在街頭。 而臨清州衙的大堂上,此時此刻氣氛卻與外頭截然不同,那是非一般的凝重。 各路清軍主官匯聚,欽差大臣舒赫德高坐上首,直隸總督周元理與掛著總督銜仍領中原巡撫,兼管河務,進兵部尚書銜的何煟分列左右。再往下就是額駙拉旺多爾濟和左都御史阿思哈,再有萬朝興等一干軍中大員。 而叫他們臉色凝重的事情,無疑就是臨清糧倉的糧食。 對比王倫軍有可能進入沂蒙山區的事情,現在,臨清糧倉才是更迫在眉睫的。 “找!掘地三尺也要找。就把臨清翻個底朝天也要把糧食找出來。本官就不信那么多的糧食能一夜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阿思哈第一個表態。他是再正統不過的八旗子弟了,自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累遷刑部郎中,充軍機處章京。乾隆十年,才三十五歲就擢甘肅布政使,乾隆十四年,還不滿四十歲的他就已經做上了贛西巡撫的位置。 用蘇和泰來比他,簡直不值一提。 而周元理四十歲的時候才是區區一七品知縣。 此番列坐,阿思哈與拉旺多爾濟之所以位列周元理和何煟之下,也更多是因為后兩人代表的地域性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