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三章 還是不通達啊……-《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1/3)頁

    所謂銀庫的內庫,那就是地方官府放置備貯銀的地方。

    這地兒是常年不開門的,除了官員交接時候,新老官兒們要打開封門點驗儲銀之外,庫門三兩年里動都不動一下都屬正常。

    因為這備貯銀根本就不用于地方上的財政開銷。

    所謂“備貯”即另款封存于銀庫內,不參與日常錢糧出納,僅留備急切公務或作永久性存貯的儲備之款。

    換句話說,陳州府要是不遭受難以忍受的天災巨禍,或是京城沒有下令運餉、協餉,這內庫里的備貯銀子百八十年也不會重見天日。

    也所以,這項制度從康麻子晚年時候開始提及,到雍老四時候才得以正式施行,然后乾小四徹底的將這項制度確立。

    因為老康末年的時候滿清國庫空虛,根本就沒那個資本來實現這一制度。而雍老四時候,耗羨歸公改革,各庫虧空漸彌、積帑漸充裕,清廷才得以備貯銀理念付諸實踐。

    而乾小四上臺的時候,滿清國力正值巔峰,國庫里有他爹給他留下的八千萬兩白銀,這才能叫他數次調整省封貯、分貯銀數。并為鞏固邊疆治理、充實邊儲,將備貯銀制度推廣至邊疆諸地區。還增貯盛京戶部“永遠存貯元寶銀”一千萬兩。

    陳州府的備貯銀也有兩萬兩,而且那內庫里不止有本該有的兩萬兩銀子,更有蘇和泰的諸多私財——蘇和泰把自家的銀子運去內庫儲備,這在知府衙門根本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因為那里最為安全。

    趙亮想要探聽這些消息,也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更不會留下什么痕跡來。

    悄悄的向南摸索,趙亮知道銀庫的具體位置,就在知府衙門的二堂(衙門中僅次于大堂的重要建筑,是知府及其幕僚、屬官們日常聚會商議的地方)和三堂(內宅,知府家屬住處)之間。

    彼處雖然有著不少零零碎碎的建筑,但其中最高大堅固的不是權柄甚重的督捕廳和錢糧廳,而是東邊的銀庫和西側的糧庫,亦被稱為銀局和稅庫。

    現今趙亮對糧食沒什么大的需求,這次來是準備對銀庫下手的。

    至于怎么才能人不知鬼不覺的進到內庫里,銀庫的墻根下,趙亮手中多出了一把以不起眼的灰麻繩纏裹刀鞘刀柄的尺長短刀。

    叫他躺著一個人,脖子上挨了趙亮一擊,也不知道端沒有斷。而刀刃就跟切入一塊嫩豆腐里一樣深入了墻壁中,被趙亮扼著脖子的庫吏臉色頓時大變,這該是鋒利的寶刀啊。

    要是插進自己腦袋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平远县| 蚌埠市| 安塞县| 康乐县| 寻甸| 积石山| 辽阳市| 庄河市| 东明县| 孟津县| 浦江县| 南宫市| 铜川市| 韶关市| 镇赉县| 娱乐| 成安县| 义马市| 通河县| 宁强县| 砀山县| 张北县| 神木县| 东至县| 萝北县| 叙永县| 新平| 襄垣县| 新邵县| 略阳县| 泽库县| 明溪县| 夹江县| 布尔津县| 衢州市| 郎溪县| 平和县| 德安县| 古丈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