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忽略了還在叫囂的李元昌,李承乾又看向侯君集,問道:“王家是受不了朝廷的打壓,想要鋌而走險玩一把成王敗寇??珊罹聦嵲谙氩幻靼?,你又是因為什么謀反的?就因為高昌那件事兒?” 終于,侯君集的聲音變得摻雜了幾分怒氣:“難道,還不夠嗎?我是什么人?陛下最忠心的下屬,玄武門一事,全程參與不說,還親自廝殺在第一線。可就是這樣,依舊位在墻頭草李靖之下,討伐吐谷渾,都要被他說三道四。 至于我在高昌發點財,又怎么了?尉遲恭、李績、張儉他們,那個沒干過?尤其是程咬金,當著皇帝的面,都敢說自己貪了多少錢??蔀槭裁?,到了我這里,就要被奪職入獄,還要被降旨斥責?我才是從龍的頭號功臣??!” 哪怕戴著面甲,依舊有絲絲口水從下巴上流了下來,可見侯君集的話說得有多么的激烈。 不過,再激烈又有什么用?跟一個自認有理的人,什么話都說不進去的。 侯君集出身于上谷侯氏,早年間練習弓箭受不了枯燥的練習,干脆來個不練,然后跟人吹噓自己勇力過人。早年間他跟隨李世民征戰四方,屢立戰功,拜秦王府車騎將軍、全椒縣子。 武德九年,積極策劃并參與玄武門之變的人,確實有他一個。所以皇帝即位后,拜左衛將軍,封潞國公。 一衛將軍,開國國公,如此顯赫的封賞,換個人來,只會覺得這輩子值了。 李靖的兵法,是誰都能學的?毫不夸張的說,皇帝最忌諱的就是李靖的兵法外傳。就是收了蘇定方當個記名土地,教導的時候,都必須有百騎司的人在一邊盯著。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侯君集想學兵法,皇帝依然是下旨給李靖,而且,是要求全部教授! 這件事,當時在軍方都傳開了,人人都覺得皇帝偏心。尤其是程咬金,聚會的時候更是直言侯君集簡直就跟皇帝的私生子一樣,呵護的沒邊兒了。雖然程咬金因為口無遮攔被皇帝好一頓教訓,但是他的話卻是所有人公認的沒毛病。 至于官職,早在貞觀四年,他就拜兵部尚書,參預朝政。 兵部尚書不是重點,重點是后面的參預朝政!隋唐時期,這是宰相才有的職權,而侯君集一介兵部尚書,就有了。毫不夸張的說,雖然侯君集是兵部尚書,但是跟房玄齡等人平起平坐還是沒問題的。 東突厥、吐谷渾、高昌,只要是開戰,侯君集總是會被安排到軍隊中。這樣的待遇,就連程咬金等人都不曾享受過。與其說這是皇帝任命出征,不如說是皇帝明著把軍功往他嘴里喂。 就是這樣,依舊是沒能把這個白眼狼給喂熟啊! 李承乾根本想象不出,皇帝在得知侯君集謀反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表情。任誰真心相交,結果被對方視而不見,都會感慨萬千的。 就在李承乾準備為皇帝說兩句話的時候,王迮有了動作。 他只是一揮手,就有王家的人走出來,將李元昌給擒拿,按倒在地。 “你們干什么?你們抓朕干什么?你們....啊?。。?!” 話還沒說完,就有一個刀鞘砸到了他的臉上,隨即李元昌一口血混著碎牙就吐了出來。 終于等到了狗咬狗的一幕,李承乾頓時笑了起來。 早就跟李元昌說過,奈何他自我感覺良好,實在是聽不進去??! 拿刀鞘砸臉的,就是王迮。 扔掉刀鞘,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塵,王迮開口了:“太子,李元昌不過是我們拿來當肉盾的而已。這般不自知的人,如果一直合作,沒得拉低了我王家的聲望。稍后,就定為李元昌謀反吧,我等不過是進宮勤王而已?!? 聽到這句話,李承乾頓時迷惑了。死死盯著王迮,等著他的下文。 “當初,我等制定的計劃是,刺殺皇帝、攻破皇城擒殺殿下你;擒拿出征將領的家眷,借此逼迫在外將領順從。最后,擁立晉王李治為帝。不過,現在要改變一下了。晉王李治被您不知道藏到了哪里,自從去年春耕大典以后,就不知所蹤。魏王的科研院,把守森嚴,沒有數萬大軍攻打不下來,現在,正統的繼承人,就剩下太子你一個了。 我王家雖然做了這種事情,但是自己稱帝,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從李家嫡子中選擇一個。眼下,太子殿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雖然不愿意承認,但是,毫無疑問,太子殿下您有成為一代明君,將大唐帶動更加富強的能力。甚至于,還會超過當今皇帝。 如果殿下您現在打開城門投降,我王家可以對殿下過往的一切不加追究,甚至保證你能在皇帝的位置上,直到壽終正寢。怎么樣,太子殿下覺得如何?” 城墻上的李承乾,頓時笑了。 “擁立孤當皇帝?讓孤猜猜,你們最先做的事情,就是要干掉皇后、李泰,還有孤的四個孩子。然后逼迫孤廢掉太子妃蘇氏,娶你們王家的女兒,誕下孩子當繼承人。甚至于,這個繼承人沒準兒都不是孤生的吧。 除此以外,是不是孤上個茅廁,都要被你們王家的人陪著?” 面對李承乾的質問,王康睜開了眼睛,嗤笑道:“太子殿下想得倒是比老夫想的還要全乎。既然您都這么說了,那就這么做吧。太子,金吾衛叛變,你還有多少守城的人手?還是不要造下無端的殺戮了。這樣如何?老夫拿自己的性命做擔保,保你長子安然無憂,可以送到民間,由我王家照看,也能安樂一生。” 拿你這個快死的人命當擔保? 一想到自己的四個孩子都被這些人盯上了,李承乾怒極反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