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規劃-《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2/3)頁
笑了笑,李承乾思考了一會兒,開始給方宇講解其中的門道:
“首先,開發的工作可以全部托付給商人,但是不能撒胡椒面一樣的找太多的商人,有數的幾個大商人,要占據足夠的地域,零散的地方才能交給小商人。這樣一來,若是問責,會方便很多。”
“其次,開發會投入大量的金錢,有些商人甚至需要將身家都投入進去,有投入沒有產出,可就對不起人家了。但是這個產出也是有年限的,三十年,五十年,視其投入力度而定,給他們這個年限的經營權,是他們開發的區域,他們可以支配,但是經營期限過去以后,他們必須把土地交還給朝廷,孤相信,沒人敢跟朝廷爭利吧。”
“第三,就是駕馭的問題了。雖說你是個招商引資的窮刺史,但是不能反過來被人牽著鼻子走。不論如何,兗州的規矩。制度,要你這個刺史主導,要是你收受賄賂做一些什么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腦袋無論如何都保不住的。而若是在你兗州境內,商人占據了主導地位,讓官面的話語權受到損害,就算百姓好過起來了,兗州繁榮了,你還是收獲不到功績,只會有問責....”
李承乾每說一句,方宇都會做出速記,他很清楚,太子這番話絕對超過官面奏折上的批復了。好多門道、后續的影響,一樁樁一件件給他抽絲剝繭的講清楚,是師生情誼起到了效果。
“最后,就是兗州開發以后,需要如何發展了。當初你們畢業的時候走南闖北,對大唐的1全貌雖有窺探,卻不夠清晰,這也是遺憾。不過,這樣的眼界,已經足夠你們做出一些適宜的決斷了。現在,你來告訴孤,你準備怎么發展兗州,孤來幫你把把關。”
聽到這個,方宇大喜,急忙從家仆捧著的盒子里拿出自己的計劃書,雙眼亮晶晶的看著太子。
翻開方宇的計劃書,李承乾并沒有多么震驚。苦心人,天不負,方宇這一年來的辛苦,不是作假,那么老天爺也會理所應當的回報給他點什么。
大唐重中之重的就是農業,兗州發展歸發展,農業是最先要撿起來的重要項目。兗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導致其適宜種植多種中藥材。茵陳、草決明、蒼耳子、栝蔞、絲瓜絡、大薊、蒲公英、白茅、天花粉、香附、蛇床、地丁、王不留、北柴胡、桑白皮等,都很適合在兗州種植。
學院出身的方宇很清楚,伴隨著醫學院的發展,今后各地的藥材將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場景。指望在深山大川里面挖藥材,還是直接考慮種植比較合適。
此外,棉花對于好多山東百姓而言已經不是稀奇東西了。因為兵部戶部同時看重的原因,再加上條件的適合,山東之地的官員幾乎是半強硬的推廣棉花的種植。兗州同屬山東境內,也很適合種植棉花。棉花加上藥材,就是兗州未來主要發展的作物。
當然,重中之重的還是糧食類作物,農學院最新的水稻,還沒實驗出結果,就已經被方宇盯上了。學院里交游廣闊的他,跟學弟保持一點聯系,并不困難。
至于商業,兗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會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沂水、黃河、運河,身處這些地方的交界處,兗州能夠在水運方面變成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不管是往東沿著黃河入海,還是往西前往長安等地,南下進入江南,都可以。另外,水陸不分家,水運發達的地方,陸運一定也能發展起來。至少在兗州境內,方宇已經粗略規劃好了好幾條官路。
這就很不錯,到底是學院出來的,別的官員以為的異想天開,在他們的眼中反而是規劃。畫一張驚人的規劃圖,用不著完全的實現,只要把其中的大部分都變成現實,本身就是驚人的。相比較之下,東一榔頭洗一棒錘的瞎干,效率絕對是比不上有規劃的進行。
點點頭,點點頭,一直到最后一張,翻開以后卻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李承乾才皺起了眉頭。
看到太子皺眉,方宇頓時樂了起來。既然太子露出這個表情,那就說明他的規劃有需要補充的部分,就算挨一會兒訓斥,只要能查缺補漏,就是賺的。
果然,在方宇的期待中,太子指了指沒有了后續的規劃書:“城池呢?你別告訴孤你就準備用這殘破的兗州州府當作經濟中心了。要知道,一座有目的的建設起來的城池,才是帶動經濟發展方向的利器。一旦商人自發的建設出超越州府的聚集點,難道你還要上趕子的去追人家,把治所搬過去?”
方宇用力的抽了一下自己的臉,拱手道:“是學生粗心大意了,這就著手準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亳州市|
石柱|
肇州县|
宝应县|
印江|
正阳县|
卫辉市|
垫江县|
浪卡子县|
廊坊市|
精河县|
锦屏县|
西青区|
九寨沟县|
澎湖县|
天水市|
益阳市|
三原县|
奇台县|
泰安市|
宿松县|
呼和浩特市|
津市市|
白朗县|
阳原县|
雷波县|
皋兰县|
塘沽区|
嘉禾县|
开化县|
荔浦县|
隆子县|
镇原县|
石柱|
甘洛县|
双鸭山市|
罗平县|
宜章县|
南宫市|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