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當皇帝的艱難-《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2/3)頁
祿東贊焦急道:“兵貴神速,難道殿下就不能直接給唐皇陛下去信嗎?”
李承乾苦笑道:“雖然父皇說過要事要通知他,可是他在離開的時候,也說了不能什么事兒都拿去煩他。大相或許不知道,自從當上皇帝以來,父皇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一段時間。在他出門散心的這段時間里去信煩他,孤可沒有這樣的膽子,除非是真正十萬火急的事情。好事多磨嘛,再說大唐的朝廷制度繁雜,可不是大相一兩天就能學會的,還是多留一段時間吧!”
祿東贊好想要說點什么,可是最終還是閉上了嘴。他知道,這次吐蕃有事求到大唐門上,只能按照大唐的規矩來。
“既如此,那在下就再留一段時間吧。”
說完,拍拍手,立刻有兩個干凈的吐蕃武士從里屋搬出來一個箱子,放在地上打開。
下午的陽光很充足,再加上門窗大開,陽光照射在箱子里的珠玉黃金上,散發出了令人迷醉的光芒。盡管東宮已經很有錢了,可是知道自己有錢和真正看在眼里是兩回事。看到這一箱子珠寶黃金,李承乾用了很大的毅力才沒有讓口水流出來。
奶奶的,吐蕃人這個箱子根本沒好好擺,各種東西都很雜亂的堆積在一起,可越是這樣越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感。
“這是吐蕃平定周圍小國時得到的繳獲,如今就送給太子殿下了,還望太子殿下多多照顧我們這些使節。”
“好說好說,唐儉啊,你叫人去學院請個廚子過來負責大相的飲食,也給城外的使節隊伍多送一些補給過去,斷不能讓人家感受到薄待。”
唐儉自然連連答應。
見自己送出去的禮物起到了效果,祿東贊也很高興。這些珍寶送給不諳世事的太子,在他看來,比送給老謀深算的皇帝,要有用的多。
在祿東贊的恭送中,李承乾和唐儉離開了客舍,八個侍衛,費勁的抬著大箱子,小心翼翼跟在后面,生怕顛壞了什么東西。
才出鴻臚寺,李承乾就回頭跟唐儉說:“孤說的是真的,好好對待吐蕃人,讓這些使節看看辦事情地道的好處。另外,這箱子珍寶,稍后送到戶部,送進國庫里吧。”
唐儉點點頭,但是聽到太子要把這些珍寶送到國庫的時候就說:“殿下,用不著送進國庫,上繳國庫是我們鴻臚寺官員要守的規矩,怎么能用到您的身上?就是送給陛下的禮物,陛下不也照單全收了?”
拍了拍箱子,李承乾笑道:“還是送進國庫吧,東宮不缺這筆進項,倒是孤聽聞黃河又改道了?這筆錢就用于賑災吧,另外,大朝會的時候記得提醒孤禁伐令的事情,黃河上游植被不能破壞,破壞的話,下游的情況會更嚴重。”
唐儉想不明白上流植被跟下流的黃河改道有什么關系,不過賑災的款項有了著落,估計戶部的官員會笑瘋吧。
擺擺手告別唐儉,李承乾就快步回了東宮。
耽擱了這么長的時間,也不知道書桌上會堆積多少的奏折。
回到東宮書房,才發現奏折的數量還是挺少的,快些處理完畢,估計還有自己的時間。
拿起奏折就開始研判,可是李承乾還是低估了這些奏折,別看少,但是內容是真的磨人,想要分清楚事情的始末,就得再三研判才行,一字一句都不能錯過。
直到現在,李承乾才明白古人為什么搞文言文了。體現出讀書人的不同來只是片面的分析,真正的原因還是書寫方式和書寫造價導致的。用竹簡的時候,總不能一件事全用大白話來說吧,那樣秦始皇一天要批閱五噸的竹簡了。
如今雖然有紙了,可紙張還是金貴的東西,本章不能跟字典一樣,說話還是得用文言文來說。
好不容易全部處理完,讓張赟送去門下省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看著已經暗下來的天色,李承乾終于明白皇帝老爹為何要如此任性的跑出去了。日復一日的重復這樣的生活,圣人都會發瘋。更別說一月一次的大朝會,還會多出更多的事情來。
才做了一個伸展動作,就看到書桌上有個挺精致的盒子。
這啥玩意兒?
打開一看,李承乾就樂了,里面是一封國書,雖然跟后世的相差很大,但李承乾還認出這是倭國的國書。
不打算看這份國書,還有唐儉的翻譯,鬼子能說出什么有營養的話才是見鬼了。這個盒子倒是不錯,拆掉給黑炭頭的狗窩裝裝門面還是挺不錯的。
把盒子交給方勝,立刻就讓他去將作監叫工匠過來。
見到了木匠,雖然一身的碳灰,但是看他腦門上的汗就知道,這家伙得到消息就跑來了。
“上好的木炭磨成粉,送到東宮一袋,孤有用,現在先去做狗窩的牌子。嗯,上面就刻上‘內有萌犬’就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伽师县|
雷州市|
麻江县|
龙江县|
保亭|
乾安县|
宝兴县|
迁安市|
马边|
呼图壁县|
祁门县|
富民县|
唐海县|
泾源县|
油尖旺区|
南澳县|
平度市|
内黄县|
望城县|
信丰县|
东乡族自治县|
嵊泗县|
苍南县|
漠河县|
宽甸|
正宁县|
洪雅县|
武鸣县|
江阴市|
四子王旗|
玛多县|
双峰县|
凤城市|
永登县|
彭州市|
新余市|
固阳县|
凯里市|
莎车县|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