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試探,試探-《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3)頁
“說起來皇兄,您現在應該不能隨便出東宮吧,今天來學院是用了什么借口?”
聽到李泰的話,李承乾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什么叫借口?如今端午節臨近,各家都在拜祭先人,我到學院來拜祭一下李師怎么了。”
說起這個李承乾就來氣,當初往東宮派遣令官的時候,被他趕走了,如今李師去世,東宮開始恢復它的權能,左春坊立刻調來了大量的言官。相比較這些玩了命都想顯示自己存在感的家伙,孔穎達已經算是好人了。
畢竟,孔穎達添為新的太子太師,只是偶爾找他評論古事而已。而那些令官,從起床到睡覺,不管看到什么不順眼的地方,都要管一管,讓他不厭其煩。
見皇兄不耐煩的樣子,李泰頓時心有戚戚。他現在算是比較悠閑的,王府里,除了侍衛長偶爾動動嘴以外,就沒有敢管他的。
李恪則是心有同感,跟李泰不同,他的身邊插滿了皇帝派來的官員,他做什么事,估計都有專門人分析,但凡有異常的,就會送到皇帝案頭。
再說這樣的話題未免有點深重,兄弟三人喝干杯子里的茶水后,就相約明早一起登山。
第二天清晨,天氣有點陰沉,但是已經決定拜祭老人家的兄弟仨,不顧屬官侍衛的規勸,硬是上了山。
水晶肘子、紅燒肉、三鮮餡兒的餃子....
有很多吃的,還有一些記載了事情的紙張,但是唯獨沒有紙錢。
老先生離去前,就跟他說過,以后上墳的時候,不用燒紙錢,哪怕是坐在墳頭說說話,也比燒那些東西有用的多。
李安仁已經在這里結廬而居許久了,按照禮制,他是要守孝三年的。
見太子魏王吳王三人如約到訪? 李安仁就迎了過來。
“見過三位殿下。”、
看了看沒有一根雜草的墳墓? 李承乾點點頭,對李安仁說:“李師去世之前? 不是吩咐過你用不著守著墳墓嘛? 學院先生雖說多一個不多,可是你去教書育人? 老人家泉下也樂得。”
李安仁苦笑道:“守孝三年是生人表達追思的辦法,李家一代單傳? 家父去世的早? 就留下了我一個,沒人替代啊。”
守孝三年,雖然漫長,但是這個時候沒人把這個當成面子活兒。雖然李承乾覺得宰予的態度不對? 做的事情很對? 但是孔子一番話,算是徹底把“守孝三年”的規矩定死了。
這種事情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都是主觀意識決定的對錯。
“李師,您去的這段時間,還是發生了不少大事的? 信函里都寫了,您要是收得到? 就記得托夢送個回信過來。不過,這么長時間了? 除了您剛走的時候到弟子的夢里拜訪過以外,別的時候都沒見您過來? 莫非另一個世界是如此的多彩繽紛?”
“太子這個位置? 弟子是不打算讓給別人了? 華夏人想要少走一些彎路,需要提前很多年就走到正確的道路上,而沒有什么,比一個正確的領導者—皇帝,更能撥亂反正了。”
....
絮絮叨叨的說了很長時間的話,李承乾才打著傘離開了墓地。
有些話能夠當著李泰等人的面說出來,有些話卻只能在心里想想,只能說給李綱聽。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年節的時候皇帝拿東宮的食物賞賜給官員,成了極度的榮寵的表現,官員們無一不以得到皇帝的賞賜為榮。
粽子也是一樣。
不過讓東宮的廚娘一個人包百官的份額才是難為她了,李承乾只好指揮御膳房的廚子們制作,然后賞賜下去。
端午節的這一天,百官匯集在渭水的一片寬敞水流速度慢的地段,賽龍舟。
宴會舉行的地方特意設在了一個山頭,在這里能夠很清楚的看到賽場。
“呵呵呵,太子親率一馬當先,也不知道太子給了他們什么許諾,讓他們這么努力。”
“房相,您家里的隊伍也不差啊,估計很快就能趕超親率了。”
一邊聊著一邊吃東西,這一天可以說是滿朝文武和皇帝少有的休憩日。
“太平年間,我等也不能松懈,平日里多多操練,才能在戰事發起的時候,不至于臨陣磨槍。無忌,朕聽說你將兵部的預算削去了一成用來填補民生?簡直是胡鬧,大唐百戰立國,更應該知道軍隊的重要性,三省六部,唯獨兵部的預算削不得!”
聽到皇帝的這句話,長孫無忌面無表情,只是端著酒杯領命,緊張的反而是房玄齡等人。隋末以來,各地的官路多有廢棄,想要修補重新開通,需要好大一筆錢。然而國庫里用于平賑災年的錢糧,沒人敢動,無可奈何之下,他們也只好從兵部上下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永顺县|
瓦房店市|
得荣县|
利津县|
横山县|
海林市|
富顺县|
西藏|
陵川县|
信丰县|
万载县|
从化市|
钦州市|
宣汉县|
乐都县|
通辽市|
牡丹江市|
邵阳市|
璧山县|
五指山市|
阿拉尔市|
清水县|
札达县|
湖南省|
广饶县|
东丰县|
平凉市|
会同县|
江陵县|
彭泽县|
泰兴市|
民勤县|
张家港市|
青铜峡市|
曲靖市|
菏泽市|
白城市|
双峰县|
荃湾区|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