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狂妄的侯君集-《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1/3)頁
當大哥很難,當一個好大哥更難。
終于讓李泰和李恪找到自己事情做,不在自己面前晃悠的李承乾,如今身邊又圍上了三個。
李麗質和豫章都對強大的太子哥哥很好奇,李麗質還好些,能夠光明正大的抓著哥哥的袖子耍賴。她想要一根漂亮的簪子,可是不到及笄的小女孩,是不能用簪子的。
好說歹說之下李麗質仍然不罷休,還拿李承乾借錢給李恪的事情說事,說他不疼妹妹。
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用眼神向長孫求助,可是長孫也露出了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
作為嫡長女,李麗質自小就被長孫和李世民寵上了天。
“麗質啊,你現在還小,不能戴簪子,這是規矩,好孩子就應該守規矩。這樣好不好,等你長大了,不管你要什么樣的簪子,哥哥都送給你。要是市面上的你看不上眼,哥哥就親自畫圖讓將作監制作,好不好?”
朝三暮四不只是猴子的短板,也是人類的。
對比了一下現在得個簪子和以后隨便要,李麗質自然開心的選擇了后者。
豫章就比較見外,明明才五歲,可是已經知道了自己在后宮里是個什么地位。李麗質可以抓著太子的衣袖撒嬌,她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資格,只能帶著羨慕的神色抱著李治,不讓他再去動母后的繡花繃子。
見太子哥哥走過來,她很自覺的把李治交了過去,自己則站到一邊。
李承乾抓住了好動的李治,卻沒有離開,而是伸手在豫章的腦袋上揉了揉:“等你長大了,也可以跟哥哥要。”
可能是第一次被兄長摸頭,豫章就算是再早熟,也忍不住露出了笑臉。
宮里的環境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整天畏畏縮縮的活著容易養成林黛玉的性格。豫章的母親早亡,她也沒能長壽。結果搞得李世民哀傷不已,穿著喪服上朝好幾天,搞得大臣們心里不停的跑馬。
也不知道君臣三人商量出了什么結果,反正貌似愉快。唐儉和盧寬笑著離開了兩儀殿,李世民則回到了桌案后面,繼續處理政務。
翻開一個奏折后,李世民笑了笑,朝李承乾招招手:“承乾,你過來。”
見長孫眼里滿是笑意,李承乾就告別玩鬧的弟妹,走到了案子旁邊坐下,不是跪坐,而是攤開長腿斜著身子往桌案上靠。
如果有大臣在這里一定會彈劾太子失禮,可是這里是兩儀殿,看了看李承乾不雅的姿勢后,李世民不僅沒有生氣,反而依舊笑著把奏折推了過來。
“看看這個奏折,你在朝堂觀政也有些時間了,說說你的看法。”
這個奏折是魏征上的,魏征覺得大唐把稅收主體大半壓在百姓身上不妥。商稅十二稅一,還是征收實物稅,這樣不妥,應該增加商稅才是。只有這樣,才能壓制商人的規模,免得更多的人見錢眼開,走上不歸路。
大唐國土范圍廣闊,但是人口實在是太少了,好多前朝的土地,甚至沒人種植。這樣是不對的,應該把商人都逼得回去種地才是。
老家伙的奏折,李承乾看了兩遍,才敢確定這是他想對勛貴下手的前兆。字面上的意思雖然都是為了百姓,也確實是如此,可是掩飾不了字里行間隱藏著的套索。
這混蛋,估計是針對之前朝堂開放勛貴經商的政策,想要劫富濟貧呢!
見太子若有所思,李世民也不打擾,借著這個時間處理了一份奏折后,才問:“怎么樣,你怎么看?說說,如果是你,會怎么批復?”
把奏折推到李世民的面前,李承乾才說:“如果是兒臣,一定會拒絕他的建議。商稅是要更改,可卻不是現在。”
“哦?和解?”
李世民很想看看太子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看樣子他并不是害怕東宮的產業受到波及,而是有什么別的理由。
論治國治民,李世民絕對不會詢問李承乾的意見,但是涉及到商業,就不一樣了。李世民對兒子幾年之間就讓東宮變成富豪的能力,很是欣賞。
老老實實跪坐好,李承乾才說:“父皇兒臣只是站在東宮商隊的角度上解答您的問題,若是說錯了,您一笑而過就好。
您在夏州開礦一事上,看到了勛貴對經濟,也就是商業圈子的促進作用,也看到了財主對地方繁榮起到的效果。如今放開‘為官不得經商’的禁令,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效。
商業繁榮起來,其實對大唐有很大的好處。商稅收入高,就能減緩農民的負擔。兒臣只聽說有因為加稅崩潰的朝代,沒聽說有因為減稅覆滅的。
但是,就像種植作物一樣,剛撒下種子就想著收獲是不對的,剛抽穗就想著收獲也是不對的。您才放開禁令,勛貴們一定會對經商、發展產業煥發激情。若是這個時候就更改商律,哪怕只是小小的更改,也會驚到他們。起到反效果就不好了。
維持原本的商律雖然有放縱之嫌,但是等種子變成真正的作物后再收割,豈不是更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安阳市|
定安县|
兰州市|
伊宁县|
平陆县|
长沙县|
达日县|
亳州市|
得荣县|
积石山|
长春市|
怀化市|
枞阳县|
柳州市|
嘉荫县|
卫辉市|
益阳市|
黑水县|
科尔|
体育|
五大连池市|
荔浦县|
西平县|
治多县|
白朗县|
北碚区|
惠来县|
穆棱市|
萨嘎县|
喜德县|
黎平县|
祁阳县|
常熟市|
台北县|
太康县|
阿拉善左旗|
定州市|
景泰县|
田林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