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怎么回事? 難道太子的篇幅很小? 這完全就是驚弓之鳥的反應了,見識了太子的詩詞歌,如今再挑戰賦,年輕一代的人根本沒有絲毫的信心。 各家家主剛要發話,李承乾就說了:“諸位,為公平起見,我等還是不要署名,直接把賦送上去,如何?” 隴西李氏家主李暢笑點點頭,等過來收賦的學生把紙張裝訂起來,才和太子的賦,被一起送到評委席。 終于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了,眾大儒都很高興,很認真的翻看起來。不時有點頭搖頭的。 過了一會兒,江南籍的一個大儒拿起一張紙,問:“這篇《平亂返興賦》,是誰寫的?簡直一派胡言!刁民?什么叫刁民?你小子覺得自己是什么?呸!若是你這樣的蠢貨當上官,那是百姓的災難!” 一個大儒都被氣成這樣了,誰還敢出來認啊!站出去豈不是被大儒一口唾沫吐臉上,連帶著給自家人蒙羞? 不過沒人認似乎也不行,都被指責當官為百姓災難了,要是落實不到個人身上,豈不是世家一起蒙羞? 只是一句話而已,就挑動了內亂,各家都異口同聲的開始詢問自家子弟是誰做的,可是敢于承認的,終究一個沒有。 同為江南的一個大儒按住老友說:“消消氣,消消氣,你這算什么,看看我這篇,這哪里是賦啊,分明就是一封賣慘文書,只說自家是如何如何的慘,是如何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前面賣慘,后面就開始幫自家吹噓。呵呵,這樣的人,估計在朝中也只會走幸進的路子吧!” 不過好在這個大儒沒有公布的意思,讓場下的各家家主都松了一口氣。人數一多,質量就參差不齊啊!自家的這些混賬,回去后得好好調教調教! 楊度輕咦了一聲,問道:“這篇《山水賦》是誰寫的?” 聽到楊度的聲音,王家家主王瑛站了起來,拱手道:“回楊先生,這是晚輩所寫。” 楊度點了點頭說:“你這賦寫的不錯,各種典故可謂是信手拈來,整篇文章前后貫徹,是好賦啊,只是你總結出的‘兼聽則明’主張,卻是跟魏征的諫書撞上了。你現在寫出這篇賦來,有跟風的嫌疑啊!” 王瑛的臉立刻就紅了起來,他現在很想厲聲嘶吼這篇賦是他家三百年前的一個老祖宗寫的,可是又不敢。 見王瑛便秘的樣子,李承乾就把前因后果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倒霉孩子,好東西藏著掖著的結果就是這樣。你不拿出來占上專利權,后人研究出來不就是后人的?就算你證明出來,也不過徒添笑料罷了。 大儒們的審核很嚴格,不時的指出某篇文章的優缺點。別看豪族惹人厭惡,但人家更多時候還是靠筆桿子吃飯的。這么多人一起寫,還真的出現了一兩篇不錯的。 久久不見太子的賦出來,豪族家主們有點擔心,帶著萬一的心態,希望太子的文章會是被直接忽略過去的某一篇。 不過他們的打算注定會失敗。 本來查看文章的方孝全扔掉一份,拿起下一份后,呆滯了很長時間。這一位呆滯的那么明顯,以至于左右的人嚇了一跳,以為這位升天了。 喊了半天才把魂兒喊回來,拿著手里的一篇賦,方孝全直接站了起來大聲說:“這篇《阿房宮賦》,是誰寫的?!” 方孝全的樣子很嚇人,好想要擇人而噬一般,好多世家的年輕人都連連搖頭,生怕賴到自己身上。 嘿嘿一笑,沉默了很長時間的太子李承乾,舉起了手: “方先生,那是孤寫的,可是有什么問題嗎?” 見太子承認了,好多對手都不由得幸災樂禍的笑出了聲,也不知道太子寫了什么大逆不道之言,能把這位大儒氣成這樣。 揚了揚手里的賦,方孝全哈哈大笑:“之前總聽老李綱說自己的徒弟如何如何聰慧,老夫還聽楊度說過,教你的老師會折壽,以前都以為是吹噓,今日算是見識到了。小子,你這篇賦,如果是世家族人作出來的,老夫只會大加夸贊。但既然是你作出來的,老夫就要說說你了。” 李承乾趕緊整衣彈冠施禮:“請老先生賜教。” 方孝全點點頭,一邊把阿房宮賦遞給好奇的老友,一邊說:“文章千古事,你年幼聰慧如妖,本是好事。只是,老夫見過太多的少年天才不過驚鴻一現,就泯然眾人,不復當初。須知少年人不僅要戒色,還要戒驕戒躁。你的賦寫得很好,非常好,但是老夫并不會如何的夸你,免得讓你驕傲。聽說你寫文章的時候總是會弄錯通假字?這是什么壞毛病!老夫今日就要進你學院任職教書,閑暇的時候也會親自教導教導你。折壽就折壽吧,老夫不忍看到一顆璀璨明珠上,卻有一點點的瑕疵,你可明白?” 明白?不明白也得明白了!只看這老先生語無倫次的,就知道他現在思維很是混亂。 李承乾趕忙答應,場間所有人都不由得好奇太子到底寫的什么,能把一個大儒刺激成這樣? 莫非,不是寫的太差,而是太好了? 《阿房宮賦》在幾位老先生的手中傳來傳去,不管哪一位得到,都是激動不已。 繼方孝全之后,又一個大儒站了起來:“太子,老方不怕折壽,老夫也不怕,今日方知一個人能妖孽到什么程度,由你這個太子在,我大唐二百年不用出才子了,哈哈哈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