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合上奏折,讓方勝趁夜送去衛國公府。 放下筆后,師徒才來得及吃飯。 見老先生不過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口菜就放下筷子,李承乾擔憂道:“看樣子您的身體還是沒有調理好啊。都是弟子的錯,那天晚上應該阻攔您的。” 李綱毫不在意道:“就是胃口不太好而已,況且,老夫已經八十有一,就算因此而死,也是美談,總比最終纏綿病榻而死,要強的多。” 嘆息一聲,李承乾也放下了筷子,服侍老先生躺倒后,才離開。 第二天一早,依舊是照例的鍛煉。 李靖和牛進達一人抓著一個酒壺,看著太子練劍、練拳,遇到不妥的地方才會出聲指點一下。除此以外,都是聊天,聊到興起的時候,倆人還碰一下。 完成三百拳的訓練目標后,李承乾渾身已經濕透了。 見太子停了下來,牛進達才醉醺醺的說:“奏折,老夫已經送上去了。路子雖然不對,但是讓陛下看到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李靖則笑道:“武將的奏折都是送到兵部的,估計李孝恭看到這個折子都要震驚。什么時候,武將也操心起文官的事兒來了,哈哈!” “衛公,您應該看過我的文章了,您覺得怎么樣?” 評價的問題,只能問李靖。牛進達雖然識字,但是也只是識字的程度而已。 喝了一口酒,李靖捋捋胡須,說:“有理有據,還有為國為民的思想,很好。雖然語法上有很多的錯誤,但是叫老夫起筆,是絕不可能寫成這樣的。咱們三個和李太師,估計得準備準備了。最遲今晚,陛下叫咱們上朝的旨意就會送達。” .... 事實上,不是晚上,中午的時候,命令就從皇宮中發出來了。 得到奏折的李孝恭,并沒有批復,而是直接叩闕,送到了皇帝面前。 處理完奏折,已經是傍晚。 找出李承乾寫的奏折,李世民又讀了一遍,才放到案上,閉目沉思起來。 掌管文書搬運的宦官將處理好的奏折都抬走,唯獨留下了這一封。 夜色又深了一點。 照例,長孫帶著宵夜來到了御書房,看奏折都已經搬走,才入內。 “陛下,是時候安寢了。” 直到這時,李世民才回神。 拿起奏折,李世民就像拿到獎狀的父親一般,對皇后說:“觀音婢,你來看看,這奏折,雖然是牛進達的,但是上面的內容卻是承乾所寫。” 如果是別的奏折,長孫多半還要推脫一下,但是一聽是兒子寫的,頓時也來了興致。 展開看了一遍后,長孫掩嘴笑道:“不知道您高興個什么勁兒,你看看這里,這里,還有這里,出了好多的錯誤。” 李世民接過奏折笑道:“朕看的不是語病,而是內容。派承乾去秦嶺狩獵,是想讓他指揮太子親率,體驗一下。只是沒想到,這孩子卻碰到了流民,還起了更改律法,免罪收攏流民的想法。 朕一直頭疼流民的問題,卻不好以一帝王之尊對律法發出疑問。魏老賊雖然嫉惡如仇,但是也一直沒有注意到流民的問題,好幾次朕都想在他的諫書上批復‘流民’兩個大字提醒他了。如今承乾提出來,勢必會招來大片的附議者,太子仁慈之名,也會不脛而走。說實話,這樣的局面,比起朝臣提出來,還要好很多。 另外,從這篇奏折來看,雖然有學習劍術拳法,太子的學問也沒有丟下。太平盛世最怕的就是昏聵之君,承乾能夠如此上進,朕心甚慰。” 兒子能這么知道長進,長孫也很開心。 曾幾何時,她渴望過嫁給一個蓋世英雄,結果遇到了李世民。 曾幾何時,她也曾幻想過母儀天下,結果她真的成了皇后。 曾幾何時,她還盼望過能夠不失帝寵,從一月半數以上留宿兩儀殿看,皇帝夫君確實還是跟她一條心。 而這么多的愿望實現以后,她還是自知貪婪的向上蒼祈求,兒子也能成為一位仁君。 現在看來,上蒼還是寵愛她的,連這個愿望也達成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