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到這里,李綱話鋒一轉:“不過,咱們大唐的臣子,都是經歷過亂世的。天災哪有人禍可怕,不管遇到了什么災難,都會有解決之法的。不論是朝堂上的臣子,還是地方的縣令刺史,人家可都比你這個太子要有能耐。嘿嘿,小子,有憂心這些事的時間,你都不如琢磨琢磨胡餅怎么制作比較好吃。” “胡餅?”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明明是在談論天災的應對,怎么老先生卻把話題轉移到了胡餅上了? 老先生點了點頭:“沒錯,就是胡餅。馬上就是八月十五,按例,朝廷會賞賜百官胡餅。那胡餅滋味實在是不怎么滴。吃慣了你制作的飯食,老夫可吃不下去。” 胡餅啊,李承乾想了想,卻也沒想起月餅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按耐不住好奇心,李承乾點頭應下,接著問:“那李師,您知道中秋吃胡餅的傳統,是什么時候流傳下來的嗎?” 李綱哈哈大笑:“你竟然不知道?不過也對,這都是兩年前的事兒了。武德八年的時候,李靖被任命為靈州道行軍總管,率領一萬人抵抗頡利的進攻,其余各部皆有死傷,唯獨李靖大軍大多得以保全,且斬獲頗多。于是中秋大宴上,太上皇賞賜李靖胡餅,彰顯他的戰績。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去年的中秋,大家都開始吃上胡餅了。而皇家當日賞賜胡餅給百官,也成了中秋的傳統。” 得知了中秋吃胡餅的起源,李承乾哭笑不得。感情這個傳統還是自兩年前開始的,而始作俑者還是自己的爺爺和師父。 胡餅才起源,用不著想也知道滋味不怎么滴。 難得李師開口,李承乾干脆找出一張紙寫上自己能制造出來的種種餡料,詢問李綱要吃什么樣的。 看到紙上一串的選項,李綱大笑:“就這個葡萄干餡兒的吧,芝麻的話,你得制作成芝麻糊,否則老夫還是不好下嘴。說起來,你之前上元節的時候送過湯圓元宵,中秋的時候也得送點胡餅給朝臣啊。送了上次沒下次的算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思考了一下,還真是這么回事兒。正月十五的時候,因為朝廷要出兵討伐羅藝,他才不得已送禮了。要是這次不送了,再事到臨頭送禮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兒了。 罷了罷了,蝗災的事情思慮再多也沒用。反正大唐沒有因為蝗災而分崩離析,歷史上差不多的災難多了去了,也沒見哪次挺不過來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