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5章 李隆基的場子(求收藏)-《鑒寶無雙》


    第(1/3)頁

    這青銅簋,居然是唐代的!

    確切地說,是唐代高仿西周的青銅簋。

    不是一般的高仿,是官仿,出自皇帝專門開辟的官仿場子。

    在歷史上,喜歡青銅器并指定要求官仿的,有三個皇帝最典型。

    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宣宗朱瞻基。前面兩個皇帝都換過年號,朱瞻基只有一個宣德。

    這里頭,李隆基最具代表性。開元年間,李隆基在蘇西南的句容專門設置官仿場子,集中來干高仿上三代青銅器的活兒。

    這場子開了之后,不僅李隆基在世時有,一時之間它還停不下來了,一直延續了兩百多年。

    而終結點,是在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毒酒的那一年。

    至于宋徽宗趙佶,因為主業是藝術家,副業才是皇帝,所以書畫和文玩是他的強項。

    趙佶也是青銅器收藏大家。著名的《宣和博古圖》,記錄的就是皇家收藏并陳列在宣和殿的上三代青銅器,數目高達八百多件。

    《宣和博古圖》里的青銅器,全部被仿制過,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還不止被搞了一遍。

    清末民國時期,上三代青銅器是真正的“炙手可熱”,生坑熟坑都供不應求。而就在琉璃廠,曾經出現過不少熟坑上三代青銅器,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宣和官仿。

    到了明代,又一個有藝術追求的皇帝登場——宣德皇帝朱瞻基。永樂皇帝朱棣的“好圣孫”,配合開創了“永宣之治”;而他的藝術造詣,同樣很高。

    看看宣德官窯和宣德爐,也能窺豹一斑。

    朱瞻基也喜歡上三代青銅器,宣德時期官仿上三代青銅器,很有水準。

    說仿古,好像少不了乾隆,但是乾隆朝高仿的上三代青銅器,跟李隆基、趙佶、朱瞻基這三個皇帝時期的官仿水準比起來,質量做工明顯相形見絀。

    吳奪了解到這是開元時期的官仿之后,了解到是李隆基場子里出的東西之后,也就明白了,為什么銹色這么自然。

    這件青銅簋,雖然不是上三代的,但依然是生坑,只不過出自“唐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河源市| 永吉县| 清徐县| 临猗县| 惠来县| 公安县| 岑溪市| 岳普湖县| 彭泽县| 海门市| 虹口区| 塔河县| 新余市| 清流县| 平武县| 建德市| 平利县| 冷水江市| 麻城市| 汉寿县| 交口县| 横山县| 惠州市| 铁力市| 十堰市| 大兴区| 天门市| 鄂温| 霍山县| 龙川县| 延津县| 寿光市| 轮台县| 温宿县| 灵川县| 彰化市| 高要市| 民丰县| 东丰县|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