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在做什么?” 豫州鼎下,秦皇來回走動。 豫州鼎上有銅像一般的畫面,但沒有聲音。 這讓秦皇觀看相關(guān)時難于詳細到位。 他能看到兗州鼎下有小小的人影,也能看到兗州鼎中的人影縮小。 這是一個堵塞到兗州鼎的巨大身軀。 秦皇有一些猜測,但他又難于置信一個帝王居然有雀占鳩巢這種行為。 甚至于這種事情發(fā)生的時間不能太長久,但凡時間長久一點點,帝王們要么餓死在其中,要么老死在其中。 種種苛刻的要求,讓秦皇從來沒想過有什么帝王可以葬入到九鼎之中,甚至還能活到封禪時醒過來。 他看著青銅的人影,不斷調(diào)整著可觀看的距離。 但秦皇也難于清楚李鴻儒到底在干什么。 “一點也沒有呂不韋做事的干脆!” 李鴻儒有呂不韋的心思,但欠缺呂不韋做事的狠辣。 秦皇還記得李鴻儒此前想利用九鼎撐爆封禪的受益者,而在當下,秦皇覺得若李鴻儒難于戰(zhàn)勝對方,利用九鼎之力沖擊擊潰對方也沒問題。 從明進入天黑,又從天黑走向天明。 日月的輪轉(zhuǎn)下,封禪的時間在不斷向前。 新皇承擔不起封禪失敗的代價。 這不僅僅會讓新皇借九鼎之力的契機作廢,新皇封禪也會成為一個笑話。 在這場封禪中,作為地主的新皇會不遺余力推動向前。 而在遙遠的句驪國,莽皇帝在靜養(yǎng)后或許也會配合到新皇。 還有等待地朝點火的女王必然不甘心地朝的氣運稀薄,也會夾雜在其中,又有營建大商鬼朝的大隋文帝等人必然有所行動。 秦皇不斷尋思,他甚至猜測到了高天之上。 但秦皇隱隱中覺得自己似乎還漏掉了什么。 這種疏漏感讓他難于發(fā)動操控九鼎的力量。 但被他使喚當槍頭的李鴻儒陷入板山分陵中遲遲不歸,秦皇一時也缺乏探路的人手。 他站在豫州鼎前,沉穩(wěn)的面孔下也不乏焦灼心態(tài)。 長安城的大雁塔中,菩提達摩則是心中一動。 他只覺昨天晚上摟著一個身體火熱的女子睡了一晚。 這種火熱感幾乎讓他晚節(jié)不保,等到五更天明,他才注目到自己抱著那根用白布捆綁的九環(huán)錫杖。 “李學士說過我抓住契機就有可能改命,難道眼下契機來了?” 菩提達摩依托李鴻儒的吩咐,在洛陽城的李府找到了這根往昔被認為贗品的九環(huán)錫杖。 他往昔也沒當一回事。 但為了避免糾纏,菩提達摩還是找了白布包裹掩藏。 這根九環(huán)錫杖一直沒什么動靜,直到這一晚,菩提達摩才發(fā)覺九環(huán)錫杖的異常。 他抓著九環(huán)錫杖,只覺柄法杖中一股股溫熱之意不斷臨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