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年了!” 正月的長安區(qū)域大雪紛飛。 跟隨李鴻儒踩踏在驪山中賞雪,公孫韻滿心歡喜,但眉宇間也有可見的緊張氣息。 她并非什么不懂,等到公孫舉、王福疇等人面色沉穩(wěn)跟隨踏入驪山地宮,強行打開了那扇封鎖的大鐵門,公孫韻知道了很多事情。 諸多事隔離的年代近乎千年,這讓公孫韻只覺世上的事情太過于玄妙。 若非李鴻儒實力可以和三清打對陣, 李鴻儒同樣難于插入這種事件。 從高天之上到人間,其中牽扯了很多勢力。 每一方都對封禪志在必得,每一方也都有自己的底牌。 作為游離在其中的李鴻儒,更是有多方下棋之舉,除了不曾在大唐帝王的身邊,剩下數處地方幾乎都有插入。 事情顯然遠遠超出了李鴻儒的盤算,才讓李鴻儒有這種多方下棋的舉動。 公孫韻深深呼吸了一口驪山清冷的空氣。 她抬頭向李鴻儒說了一句,讓李鴻儒也有跟隨的感慨。 “過年了!” 每一年都在過年, 每一年都是新的一年,每一年也有每一年的特殊。 而在這個新年,涉及的爭鋒會極多。 過年意味著新皇封禪的日期越來越近。 新一年新氣象,新皇必然要進行的泰山封禪典禮。 時間會很近。 眼下的寧靜無疑是暴風雨沉悶的前兆。 在這十余天中,李鴻儒奔波前去了荊州,也去了坪壤城和邏些城,又確定了裴守約等人的到位。 眾多人無疑在渴望一場天地沖擊的機緣。 而負責放水的源頭則在驪山中。 地宮中,長孫無忌、褚遂良和秦皇有諸多交談,又有王福疇和公孫舉的補充,觀自在菩薩和敖孌則屬于旁聽。 李鴻儒的人在當下無疑有些多,這讓秦皇將閻立本呼來做個公證。 一群人在驪山地宮中七嘴八舌。 李鴻儒則是尋了個清凈之處。 什么爭論和探討都決定不了事情的走向,這不是他、秦皇等人就能決定的走向。 參與這場封禪盛宴的人太多,每一個人都有插手三界大事的資格。 李鴻儒抓不住脈絡,秦皇也抓不住。 即便對方知曉封禪的秘密, 秦皇也只是一個擦邊的探入者,真正的主體依舊是新皇。 這一場盛會的爆發(fā)點在泰山。 而他們都是作為枝葉的存在,能訛取到主桿多少養(yǎng)分則看個人本事。 “嗯,斗齋?” 李鴻儒攜著公孫韻在驪山中踏行,遠遠處, 一個老者亦是踏雪而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