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新皇上位都已經有十五年,距離承乾太子的事情應過了很久很久。 李淳風猶記得當年的太子溫潤如玉,堪稱偏偏佳公子。 對方集大唐諸多榮光于一身,但承乾太子也身負最大的惡意臨身。 若沒有承乾太子前往洛陽城的一樁突發事件,承乾太子或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取代。 那一年的李鴻儒還是李錄事。 那一年的承乾太子第一次出長安城遠行。 那時的毗那夜迦佛依舊在吐渾國興風作浪。 作為第二階梯佼佼者的毗那夜迦佛,對方重咒一個破壞他法身像的人很正常。 但正因為這道咒術,也打破了承乾太子體內的均衡。 “原來唐皇陛下心中有猜測,還讓太子去求了衛國公?” “衛國公也難救太子的命!” 再強的《煉經》也抵不過修行過晚。 何況承乾太子當時從未懷疑過自己屬于仙人下凡。 直到承乾太子在長安城反叛被貶,承乾太子才覺察出真實。 或許是承乾太子的反抗,又或是承乾太子無緣大唐帝王,短短數月中,承乾太子的生命走向了終點。 這是一份終點,但同樣是一份起點。 “我們當時就是尋求一個安慰”李淳風道:“造設風水術想讓太子在來世投個好胎,哪知道他能投到仙庭去!” 若說有些算計是故意而為,有些算計則是無心造就。 貞觀劍沒壓住承乾太子,但壓住玉帝的斬三尸魂魄,也完成了一出貍貓換太子的戲碼。 李淳風一時難于想通這場風水造化,而李鴻儒則是略有明白。 這樁事不僅僅涉及李淳風、唐皇的風水大術祭祀,這其中還有三清和玉帝的糾纏,最終讓最弱小的承乾太子登入了仙庭,回歸了玉帝的身體。 若非沒保住貞觀劍,承乾太子或許有不小可能直接登頂。 李鴻儒驀然想起唐皇的咆哮,提及傅人君給承乾太子批命‘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不靠譜的相師們,偶爾也會有一些較為靠譜的批注。 袁守城沒算準李鴻儒,但傅人君打馬虎眼時無疑有了較為相近的預測。 只是承乾太子承繼的并非大唐的皇業,而是在謀仙庭的老底。 “我們要如何幫忙?”李鴻儒問道。 “你實力通天,這些年可有幫到那些被仙庭下凡侵襲的人?”李淳風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