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要簽下生死狀,咱們就管不著。” 軍區中涉及生死又或重要的命令,會簽下軍令狀。 而在江湖中,就換成了生死狀。 這是在發生攸關生命的行為之前,雙方簽下的免責切結書。 基本的內容不外乎“生死兩不追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等。 白紙黑字的合約下,也能最大程度的減少麻煩。 “這份生死狀,也必須有對方的父母贊同才能簽”李鴻儒補了一句。 這讓高儉和徐茂功連連點頭。 秦懷仁出了個不錯的主意,但這種生死狀依舊有矛頭引到江湖司上。 但李鴻儒這句補充很重要,將矛頭轉回了諸多世家。 若自己同意子女冒險,那就怨不得江湖司,也怨不得他高儉,若是不遵守簽的生死狀,這是自己的問題,也出聲不得。 只要站在了情理上,對方就是想追究,也難于開口。 待得世家子弟出現分化,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死傷,或許一切的情況都會明朗起來。 “妙!” “好!” 高儉贊上一句,徐茂功也松了一口氣。 一個麻煩事終于解決掉了。 這讓李鴻儒也開始敘說江湖司最近的揭榜者。 一者是汪進忠等人,一者是萬文石。 “若浪子愿意回頭,朝廷部門當然會給一條生路,只是他們可要想好,若是有再犯行為,那刑責必然嚴苛無數倍。” 對汪進忠等人,高儉也做出了評價。 一方面需要給人回頭的機會,一方面也需要受害者能接受。 犯了錯沒可能不需要受到懲罰,但戴罪立功者也需要有相應減免,更需要往后的嚴加管束。 “那幫禿驢不是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咱們這行為也不算過分,至少著是他們拿命換回來的回頭機會”徐茂功道。 并州五虎的頭銜暫時通過。 依次涉及‘錦毛虎’‘跳澗虎’‘青眼虎’‘陰玉虎’‘陰金虎’。 前三者授予活人,后兩者則追悼已經死去孔興言和裴子騫。 若是大理寺檔案查明,沒有犯到天怒人怨的罪行,這些頭銜便會分發下去。 “并州大丈夫!” 即便是高儉,針對這個稱號也不由有幾分思考。 這并不算江湖上好聽的綽號,而是類似于朝廷正規的封賞,如貞女烈女般的稱號。 但聽了李鴻儒的介紹,他又點了點頭,同意了下來。 “這是布衣一怒,血濺五步,他擔當得起大丈夫的名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