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張果子會不會潛逃了?” 秦懷仁最終問了一個問題。 這是張烈極為擔心出現的狀況。 潁成富足一些的人家,一年不過十兩紋銀的收入。 這是近一百二十兩的紋銀,足夠一些家庭奮斗十多年,若是家境普通一些,便需要更多年月才能存下來。 若說張果子對錢財動了心思,那也很有可能。 張烈一臉牙疼。 “只要張果子在潁城,我定然能找到他。” 他思索了一番,也顧不得此時已經是黑夜,與眾人說了數句,已經一陣快速奔跑,趕著回縣衙召喚人手。 “這老道有一手好術法,可惜不走正道和大道!” 秦懷仁嘆上一聲。 明明有極妙的術法,可對方只用于騙人,而非功于社稷,讓他不由有著幾分惋惜。 “他要騙,那就去汗國騙人,在咱們唐國騙人算什么本事!” “也幸得咱們傷勢痊愈,否則真要吃一次大虧。” 通玄觀中難以等到張果子,眾人只得站起身來,等待張烈的緝拿。 眾人議論紛紛,最終出了通玄觀,又向城區的客棧走去。 相較于并州城和長安城,潁城太小,這讓他們走回客棧并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眾人各自休息,李鴻儒此時也沒法管張果子的事情。 他拾掇一番紙筆,重新鋪開,繼續謄寫《抱樸子》。 這冊書有近三萬字,謄寫是件麻煩事。 而且李鴻儒隱隱約約感覺自己忘卻了一些內容。 這讓他極為頭疼。 但能默寫的必須先默寫出來。 手抄還有補全的機會,即便他修建道館后不進行研讀,也能做提前的理解。 這相當于自我學習的能力,李鴻儒也不介意。 他做這件事情還算是有意義。 若以后研究明白,有所需時,他還能用這冊《抱樸子》傳授其他人。 李鴻儒蘸墨揮筆,此前長生殿所背誦的內容不斷呈現于紙上。 數小時后,他止住了筆,一時陷入了斟酌和回憶之中。 早期下筆快,默寫也快,待到后來,他寫起來已經越來越慢,落筆越來越難。 閉目沉思間,他不斷回憶著壁刻內容。 愈是回想,內容也慢慢呈現在腦海。 半響,李鴻儒題了兩個字,又陷入到深思中。 “下面呢,快寫呀!” 閉目之時,萬籟俱寂,李鴻儒沉思中聽得油燈燃燒的聲音,也有窗外的北風呼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