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地靈氣吸納入體,隨后煉化為法力,但是天地之中還有一種漂亮的存在,我們?nèi)寮覍⑵浞Q為浩然之氣,只不過并不是將其納入自身,而是自身來培養(yǎng)!” 包福新不太明白,聽上去更像是一種氣質(zhì),讀書人的書卷氣? 任平生繼續(xù)講道:“書讀的越多,理解的越是透徹,那么懂得的道理也就越多,慢慢的會(huì)形成浩然之氣,與天地緩緩的相似。” 這下包福新明白了,模仿天地法則,當(dāng)然這是有不同的說法,比如包福新他們那里稱其為忘情,而這些儒家之人稱為浩然,其實(shí)都差不多。 往小了說,就是按著道理做事,不講什么人情世故,聽上去有很正義感。 只不過,儒家的浩然之氣,還不如修士的忘情呢! 畢竟,這是一家之言,而且他們的典籍都是那位孔圣留下來的,其中的道理不可能全是對(duì)的,因?yàn)槟俏豢资サ淖畲笮逓橐膊贿^是元嬰期巔峰而已,他不能超脫這個(gè)限制的。 “不知道儒家的修士劃分如何?” “這個(gè)和道友那里是相同的,修為也是從煉氣期到元嬰期,但是我們往往并不看重修為!”任平生說道:“畢竟我們飛升都是一個(gè)地方,所以修煉境界劃分并沒有差異。” “但是我們?nèi)寮腋涌粗氐氖菍W(xué)問,即便是修為再高,但是修為不足,那也是只能當(dāng)學(xué)生,而不能成為先生、大儒的。” “竟然是這樣嗎?”包福新聽到這里確實(shí)驚訝了,竟然不是以修為來論的。 “不錯(cuò),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畢竟我們的修為都是跟著學(xué)問走的,但是一些天才不能按照常理來論!” “可有什么特例?” “唉~合格特例可惜不是出自我博望書院,就在三十年前,青竹書院出了一位天才,年紀(jì)不過是十五就已經(jīng)熟讀六藝典籍,并且理解的很是深刻,很多先生都自嘆不如!” “那么他的修為呢?” “不過是煉氣期而已,八歲啟蒙、十二歲入私塾,隨后十三歲被推薦給青竹書院,而十五歲就能駁倒眾多先生!” “那么現(xiàn)在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