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人還擔(dān)心祝大人不能審理出結(jié)果,不想祝大人卻有這般能耐,竟能將這個案子審理清楚。”杜師爺懸著的心到了這時候,方才放下,忍不住上前笑著說道。 大人今日雖然定了祝大人幫忙審理案子,卻也擔(dān)心,祝大人年輕,被人蒙騙了去。 “師爺說笑了,您可是不知道,我是真的心里沒底,擔(dān)心說錯了話。”祝況拍拍胸脯,長舒一口氣說道。 “大人謙虛了,我瞧著,祝大人您可是有成竹在胸。便是楊大人在,也不能如此容易審理出結(jié)果,畢竟,那三人已經(jīng)達(dá)成共識,且有文書為證。” 換了糊涂些的官員,那杜長明今日當(dāng)然是要吃虧了,也虧得遇到了祝大人,才能沒有損失,還的了七貫錢回家。 其實,他也想過了,如果是自己,也未必能處理的如此清楚。 “我只是算了下,五十貫錢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重量更是不能小覷,因此試探一下而已。” “不拘怎樣,大人也算是為百姓伸張正義了!” 祝況苦笑:“這樣的事只怕不少,以往,我只覺得,蘭縣吏治清明,這樣的環(huán)境下,百姓也該是與人為善的,誰知道,惡乃是人之本性。” 師爺聽了這話,更是驚訝了,說道:“大人豈不聞,人之初,性本善,怎的倒是說,惡乃是人之本性?” “我倒是覺得,人之初,該都是惡的,只有經(jīng)過了教化,有道德與律法的約束,方才能向善。” “這理論甚是新鮮。” 祝況苦笑,這在后世便不算新鮮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在后世有許多爭執(zhí)。 “罷了,我還有些事,就先走了,勞煩師爺,將今日情狀說與大人聽吧!” 杜師爺忙就拱手,表示自己定然能將今日事詳細(xì)說與楊大人聽,這才拱手為禮,互相告辭。 三日之后,便是詩會召開的日子。 祝況并不是擅長寫詩作文的人,對于即將到來的詩會,還是有些糾結(jié),平心而論,他并沒有在詩會上大放異彩的想法。 可是,這一次的詩會應(yīng)該是針對他的,如果不表現(xiàn)突出,以后就會成為笑柄。 第(1/3)頁